城市𥚃有一類建築,建於近代,欠缺足夠資深的歷史背景,沒有古蹟等級的官方認可;然而它的「靚」和意義,在於勇敢地破舊立新,在受廣泛認可的觀念之中,創造不一樣的美學角度,嘗試啟迪後來者——即使未必一定換來欣賞的目光。
灣仔聖若瑟小學會是這樣的建築。
大部分人對這學校的認識,應該是其傳統名校背景,以及星光閃爍的校友名單:林海峰、林家謙、陳奕迅、許廷鏗等;然而在關注香港近代建築的人眼中,校舍的存在,已經是一種美好。
早前參與由香港建築中心主辦的導賞,跟一直在香港研究粗獷主義(brutalism)的建築師進入校園,打開眼界,了解到校舍設計本身的厲害,和它需要被欣賞之處,而那不應該是輕輕一句「靚」和「幾特別」便足以定論。
位於活道48號 、1968年建成的聖若瑟小學,由香港建築師王澤生(1930-1994) 、伍振民和歐陽昭的事務所負責設計,其中王澤生於70年代曾經設計過不少非常優秀的本地校舍。
至於聖若瑟小學的獨特之處,在於實驗性,證明學校未必只能夠「正襟危坐」,也可披起一件稜角分明的外衣。
外牆首先吸引眼睛。
正門一幅以花崗岩砌成的石牆,是當年常見的就地取材,粗糙中顯出優雅,並適用於熱帶潮濕的地方。
簷蓬上的校名字體,十字通花大閘,「48 WOOD ROAD」路標,統統端莊而硬朗,都在展示當年打鐵師傅的功架。
走進校園,發現更多經得起時間洗禮的設計:梯間的紙皮石,走廊的水磨石欄桿,看似懸浮的中空圍欄,樓梯轉角的通風槽,部分班房的經典「可揭式」木製桌椅,以至因避免學生撞傷而特意削掉一角的扶手轉角,都顯出心思,構成一套校園美學。
有別於同年代的學校建築,這𥚃主要選用清水混凝土為素材,不強調精緻無瑕,敢於不修邊幅。
框架是整組建築的關鍵詞,稍為向外伸出的橫樑,以及額外加入的遮陽板,都豐富了建築的層次,格外凹凸分明,縱使視覺上依然工整,但肯定不甘於呆板,甚至刻意營造出一種「造型」:為什麼學校不能帥氣一點?
建築立面上的混凝土遮陽板,細看自會發現藏了巧思,深度並非統一,隨樓層高度而增加,減輕高層受陽光直射的負擔;板底設有凹槽,讓雨水滴下,同時具疏水功能。
禮堂也是一大亮點,呈倒三角形的屋頂,活像一把扇,不但帶來媲美摺紙的玩味,曲折起伏的幾何設計,亦能把更多的光線導進室內。
屋頂外層抹上草綠色,畫龍點睛的清新活潑。
標誌著現代主義的精彩,擁有許多觀賞角度的聖若瑟小學校舍,終究還是敵不過更替的宿命:去年傳來消息,學校獲批原址拆卸重建,準備興建九層高的新校舍,總面積達14.1萬平方呎,更大更新,追上時代的步伐。
新聞一出,不少建築師大嘆可惜,有校友更馬上醖釀發起保留舊校舍行動,但更多聲音其實是:平平無奇的學校建築,既不是古蹟,城內各處皆是,為什麼需要保留?
重建消息於去年尾峰迴路轉,校方宣佈因資金不足,決定暫緩計劃,至少在2025年內不會動工。
現時還未推倒重建的聖若瑟小學校舍,大概終將寫進歷史——值得思考的是,學校除了供書教學的實際功能,它作為一座建築物,一種設計,有沒有研究價值,甚至積極保育的必要?
幾年前曾經仔細探討香港粗獷主義建築的同一團隊,正在策動一項關於「戰後學校建築」的學術研究,殷切期待這份報告,將來可以作為引起關注及討論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