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越來越多文青咖啡店、展覽場地,在舊區老舖之中漸漸形成一種年青的本土味。在這堆小街內的店小二,由Eddie和太太Mela充當小二,專門搜羅香港舊有的事物。
文:田氏
曾從事雜誌和廣告美術的Eddie因工作開始接觸舊物,愛上背後的故事和手工,多年前因為一腔熱誠開始和舊拍檔搞舊物市集。「大部份人以為市集就是偏向手作貨,我更希望做到像外國的Flea Market。」
不過做市集每次要力谷兩、三天,太辛苦,Eddie和拍檔慢慢開始做Pop Up店、再全職開實體店。由一開始只有賣寄賣貨品,到上個月和拍檔和平拆伙後,黃竹街新店主打自己搜尋回來的香港舊物。
舊,是種相對的概念。說舊物,可能會想起鴨寮街一帶的伯伯和夜冷地攤;小店周圍多咖啡店,顧客也就多了一班年青人。「不時有客人來找以前歌星的海報。我以為是指張國榮那一代,原來他們是想找初出道的周杰倫。」
原來舊物店不是老餅的專利,很多年青人也對舊物有興趣,愛聽故仔,只是大家有不同的舊。他指有不少中上環的舊物舖門檻較高,收藏品年份和價錢都越來越高,「我想店小二可以生活化點。」
戀舊,原來是貪新
對,是生活化,而不單止是一件收藏品。
你以為賣舊物,就代表Eddie愛懷舊嗎?「我覺得恰恰是相反。」70後的他其實最愛搜尋父親年代(50-60年)的事物,和香港有關聯的,本土貨、來佬貨都有。但為了符合較年青的客群,店內多以70-80年代的舊物為主。「像我會對50-60年代的事物份外好奇;而後生一代會走來搵卡式帶、買菲林機影相。這些都不是年輕一代成長的產物,反而具前所未有的新鮮感。」 我的舊變成你的新,吸引人古老當時興。
「我最欣賞的是從前的職人、匠人文化。我開舊物店最想做到推廣舊日文化;好的設計和手功自有魅力,能經歷時間考驗,20年後仍可使用。」他不只希望貨品變成客人放在倉庫的收藏品,更希望大家得物有所用。所以店內的菲林相機、座枱鐘,樣子古舊但仍狀態都不錯,件件可運作;不是現在的快餐式、大型工廠式生產,壞了就掉、再淘過。懷舊?其實是崇優罷了。
現場所見,平日下午,百多呎的小店人流頗多。一把老舊的皮軟尺,一位三十餘歲的先生剛付錢,另一位女士大呼可惜自己遲了。有後生一點的客人對撥輪式電話、撳個掣會彈出來的電話簿嘖嘖稱奇;有廿來歲的客人興奮分享早前購得的初代美少女戰士產品⋯⋯舊物,把不同年代的人connect起來。
舊與新的Connect
不止是舊物,Eddie 店內也有些新創作。自去年社會運動開始,他和拍檔在南昌街店已開始和年輕人合作,在店內張貼文宣、設捐款箱幫助同路機構。當時的客人多是收藏家,年紀和家底都屬收成期一類,對店主立場不滿,生意自然有影響;今年開新店,因為疫情,生意更嚴重下滑。
Eddie繼續以新店作為一個媒介,和年輕設計師合作,舊物店中亦有新產品。像和 9paly合作的鏡卡明信片,寫上「香港人」、「要做個有良知嘅人」、「最黑暗的時刻也是最接近光明的時刻」等等字句,勉勵同路人。他亦與不同階層的人合作,每月在一件舊物上寫個「活」字,下個月就請一位剛考完DSE的同學仔寫;希望一年後舉行展覽,展示舊物融於不同的「生活」。
港故事 不容易
這幾年老店執笠關門消息不絕,對於鍾情香港舊物的Eddie來說,當然渴望保留老店的事物,不想歷史落得送去堆填區的下場。
「其實回歸後政府一直著力推行市區重建,某程度上是想洗去殖民地的味道。」
直到皇后碼頭拆卸,終令更多人留意到;在政治情況影響下,大家的意識都提高了,傳媒亦多了報道,但老店的消失,好像仍是時代巨輪下不能避免的。「香港人可能對京都的老店更熟悉,惟對本土老店的關注度仍不足,只能說社會還是欠推廣。」
要和時代洪流鬥快收集舊物,這兩年多了人親自上門讓出舊物,除了因家人離世,還有移民。Eddie亦會走訪即將關門的老店,保存難以用金錢衡量的舊物。
這些老店、老人家不一定願意讓出舊物,最常會問:「咁舊你要來做乜?溶溶爛爛啦、無用啦!」最後寧願掉棄。Eddie不時冒昧接觸店主,陪他們飲奶茶、食蛋撻,相處多幾次,以誠意打動,來換得隱藏在老店珍貴的事物和故事。但最困難是老店因家族、業權問題分家,一頭家散晒,把整間店就此丟空,像得如酒樓,結業7年,忽然清掃,有時想救都救唔切。
那他心目中有想找到的Dream Item嗎?Eddie笑指,「無。」土地問題,在香港要儲物始終是一大成本。若遇上有心人,他寧願將物品交給懂欣賞的人保存,把故事傳承,再Connect 下一代。
【店小二小店】
地址:深水埗黃竹街金寧大厦1D
營業時間:星期二至日2pm-8pm,星期一休息
Facebook:facebook.com/shoplittletwo
Instagram:instagram.com/shoplittlet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