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香港也出產不少有關運動的電影,但多數有以下通病:喊口號式的勵志,多聽便感煩厭;又或多加一些青春愛情元素,以求票房有保證;甚至誇張地展示各種運動的特點,漫畫化得未必人人接受(《少林足球》例外)。在東京奧運之後,殘奧運動會舉行前上映的《媽媽的神奇小子》,以殘疾運動員蘇樺偉為故事主人翁,題材、上映時段已受注目,看畢亦覺此片達中上水平,當然它也有些過往香港運動電影常見的通病,但戲中展現的毅力、善良,統統也教人動容。
文:Harrison Yau
圖:LEGO Poster by Harrison Yau、電影劇照
母子「四」角搶鏡
《媽媽的神奇小子》就是以蘇樺偉出生時因病致弱聽及四肢痙攣開始,往後怎樣以殘疾之軀在殘奧運動會上揚威,以及在生活上的起起跌跌為故事主幹。導演尹志文拍得四平八穩,或因影片取材自一位受人尊敬的殘疾運動員的經歷,明顯感到沒加太多鹽醋,但又沒流於吹捧,將蘇樺偉的威水史及不幸事、糗事一一呈現,讓觀眾看到一個有血有肉的角色。特別要讚許戲中飾演蘇樺偉的三位演員:演成年蘇樺偉的梁仲恆佔戲最重,在演出主角的先天缺陷時不會賣弄,感情戲也不會過度用力,一切來得自然,就連演童年和少年蘇樺偉的兩位演員都沒有「演」的痕跡,日後梁仲恆若憑此片贏得任何演技獎項,也應跟他們平分!而一向愛搶鏡的吳君如,今次演主角母親也算收斂了,母子情有交流之同時,她演繹角色的缺點(亂替兒子向他人表白,偏愛大兒忽略小兒)表現出的無奈也算稱職,不完美的角色才貼近現實。
人非大錯 惡源自制度
《媽》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在比賽上或生活上均沒刻意加入正邪衝突製造戲劇效果,全片基本上沒有一個反派,而最容易被描寫成唯利是圖的經理人角色,由陸永演繹,卻道出其艱難處境,還有運動員生活沒有保障之悲哀。香港過往對運動員的資助、支援有幾多,大家心中有數,但當見片中蘇樺偉在其運動生涯中要當上速遞員幫補家計,以及難以分身去拍廣告和接受訓練,而跟媽媽爭執,可知運動員生活確是千堆愁!時至今日,獲金牌運動員面對人家走數未能完完全全當上業主,制度污染下,誠信已不再重要!
說回此片,其實也有要批評之處,如配樂過濫,既成滋擾,也顯示導演信心不足;全片集中描繪蘇樺偉兩母子,致其他角色的性格十分蒼白,佔戲較多的張繼聰的教練角色也太典型了,蘇爸錢小豪性格也十分空洞,可以想像其他配角也像佈景板般。兩個角色撐足一台戲,或有點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