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稿總想找新題材,但有時跟人談到某些話題,才想起一些十多年前的小發現,也值得寫文介紹。早前跟朋友談起學習語言的法門,我特別推介一套教材,第一次使用已是 18 年前。
當年想學越南語,在新聞組(newsgroup,類似現在的「論壇」)有人介紹 Pimsleur 教材,於是去中央圖書館借來學習,出奇地好用。Pimsleur 教材是以聽力為主,按照不同語言的流行程度,提供 10、30 或 150 課,每節課 30 分鐘,大多情況下可以只靠聽力完成,而不需要邊走邊看文字教材。課程開端均是這種格式,先有一男一女說簡單的對話,例如:「不好意思,請問您會說英文嗎?我會說日語。」到後期會越來越複雜,到了第 150 課,對話可以變成:「想食泰式燒烤。車站附近開了一間泰式燒烤店。」
Pimsleur 的教學方式其實很重複,第二課問第一課的話題,第五課又問前幾課的對話,不是一步到位,但學習沒有太多壓力,不用死記爛背。適合洗碗、行路、坐車時學習,不用費神看手機。
這套語言教學大致可以滿足以下特點。
一,執正發音:發音很重要,要花最大精力去學習發音。不是說一定要做到「當地口音」,但語音的標準要到達合理的程度,讓當地人有信心跟你用自己的語言對話,才能做到有效溝通。
二,避免囫圇吞棗:即使看著課文反複念誦一百次也未能記下,機械式地跟著念誦無助記憶,但稍為用一用力嘗試從腦海裡搜尋記憶,這個「稍為用一用力」的過程對記憶極為有效。
三,避免挫敗:浪費太長時間去喚起記憶,帶來更多挫敗感。更有效的方法是讓學習者用一用力去記憶,記到就大聲說出來,記不到就數秒後給答案。
四,由尾到頭:學習句式時,由尾重複唸到頭,比由前到後好。例如要教一個外國人講一句非常地道的廣東話,較好的方式是一字一詞,由尾到頭去重複讀出。例如這句:「唔好驚,係技術性調整!」如果真的要教,最好是這樣:「整,調整,性調整,技術性調整,係技術性調整;驚,唔好驚;唔好驚,係技術性調整。」由尾到頭的重複,往往會比由頭到尾的重複更為有效。
我喜歡去旅行之前及期間每天花上一點時間去學習當地語言,用這套語言學習過的語言包括:日語、法語、西班牙語、 波斯語、泰語、越南語、希伯來語、阿拉伯語、印尼語。旅行過後早就放下語言,有些語言記得較好,例如日語、泰語等,主要是因為除了用這套教材,還有加上日後的反複練習,但有些語言則是連最基本的一、二、三也忘記得一乾二淨(例如我現在就想不起印尼語的簡單數字),遺忘的速度完全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Ebbinghaus forgetting curve)的理論,剩下的記憶可以幾乎是 0。
有人或許會問,既然過後會忘記,為甚麼還要學習呢?這個問題反映個人的價值取態,我覺得問這個問題就好像在問:參觀過的景點會忘記,為何仍要參觀?享用過的美食會忘記,為何仍要進食?住過的度假屋會忘記,為何仍要入住?上過的郵輪會忘記,為何仍要上船?參與運動後仍然達不到預期的目標或理想,仍然會積累脂肪,為何仍然要去 gym?
我只是覺得喜歡這種學習過程,一來在外地旅行時說上一兩句當地語言,既尊重當地人,當地人也會較尊重你,往往有些意想不到的驚喜與收穫。每個人心裡有把尺,到底過程重要還是結果重要,只有自己才能回答。
說回 Pimsleur 這套教材,以前用他最大的阻力是價格,幾千元一套,要去圖書館借用。但現在最好的方法是上網以月費訂閱,每月 20 美元(可以三人共用,分不同的個人記錄),部份較多人學習的外語,還有生字卡、文字擇錄等。
下載手機版本(在 app 內訂閱及付費,每種語言也有提供一堂免費試用):| iOS版 |Android版|
另外,這個語言教材是以英文作為指導語言,但也有提供用非英語學習英語的教材,例如可以使用粵語學習英語,由淺入深,而且只有 30 課,掌握不難。近日不少香港人帶同年邁家長去英國,雖然說有些地區是香港人集中之地,即使不諳英語也無妨,但如果有老人家想用較為簡單的方式學習英語,這個教材也算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