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社區漸漸老去,怎樣令它活過來?
在香港,那可能是大興土木的重建,拆去舊樓宇,插入新的地標建築,大型住宅項目,最好還有大商場,許多咖啡店,諸如此類,把過去一切推倒,讓路迎接新的機遇。
在大阪北加賀屋,那是截然不同的另一條路——盡可能留住舊有建築,然後邀請年輕人來當新主人,把地方脈絡重新連結,老社區因此有了第二生命。
文、圖:陳傑
該處靠近大阪住之江區的河岸,大正時代開始以造船業聞名,遍佈船廠及倉庫,高峰期曾經有約二萬人定居,一度非常繁榮。
直至80年代,隨著日本造船業生態改變,船廠紛紛離開小鎮,北加賀屋轉趨平靜,留下大量丟空了的工場與貨倉,以及當年工人成家安居的宿舍,市面難免簫條。
2004年,房地發展商Chishima Tochi覺得這些空間擱著非常浪費,當時破天荒地推出KCV(Kitagaya Creative Village)計劃,以低價出租空置建築,吸引初出茅廬的藝術家進駐,提供免費裝修和家具,並承諾他日遷出時毋須還原裝修等優惠條款。
於是藝術家開始在北加賀屋聚集,徐徐老去的社區,漸漸進化成在地人才知道的藝術村,近年更因為遍佈街頭的壁畫,成為日本文青的觀光熱點,令人重新認識這舊區,帶動沉寂多年的社區經濟。
十數年過去,該區有超過40個藝術家工作室,不過情況就像我們的富德樓、牛棚藝術村和JCCAC,除非辦展覽或特別活動,這些工作室通常不對外開放,社區好像給注入生命,但相對依然封閉。
2017年夏天,街道上終於出現了社區需要的心臟,一個可以聚焦的空間:「千鳥文化」,前身是一組建於昭和30年(1955年)的老房子,地舖曾經是商店、喫茶店等,二樓是船廠宿舍。
2014年,最後一位住戶,一位92歲的老太太遷出後,殘舊的房子丟空,本來就要進行清拆——然後房地產商決定剎停工程,認為建築雖未達文物級別,但半世紀以來住過不少船廠工人,有一定歷史價值,如果輕率拆掉,將來未必能夠蓋出一模一樣的房子。
經過三年時間翻新,複合空間「千鳥文化」出現,集食堂、商店、藝廊與公共空間於一身,而修復工程並不容易:本來的建築經從前的住客多番改建,結構變得複雜,亦無法尋獲原有圖則。
最終設計師把舊有的建築特色盡量保留,並加入新的樑柱,加固抗震牆,形成新舊交雜的效果,只作最低限度翻新,室內間隔仍能反映人們過去的生活痕跡,歷史氛圍依舊濃郁。
外牆改成落地玻璃,標誌著透明開放的親和力;踏進去是中庭,一個歡迎任何人使用的舒適空間;屋頂換上玻璃,引進陽光,明亮討好。
地下是三文治店、茶葉菓子店等,然後是各式商店,比如手工帽子及古董店;但亦不是你想像中的只有文青店舖,還有很街坊的美甲店及理髮店,還設有瑜伽場地。
裡面是寬敞的展覽場地,沒過份改頭換面,同時保存昔日民宅的間隔。
第一期五年前落成,第二期去年正式完工;現在千鳥文化成為北加賀屋的「地標」,然而它並非那種空降怪獸式的新建築,一直強調地區歷史,舊中有新,作風親民,開放予區內街坊與外來者,形成另一重文化交匯,讓北加賀屋重新成為一個適宜定居,能夠找到好生活的地方。
千鳥文化地下設有食堂,提供簡單家常料理,用食物去推廣在地意識,例如選用區內咖啡店自家烘焙的咖啡豆,三文治的火腿和蔬菜也向同區商店取貨,形成一個互惠互利的網絡。
旁邊還有社區農場「北加賀屋農園」,提供土地給居民、小店和藝術家一起參與耕種、收割等農務,然後定期舉辦食桌分享,令鄰舍關係保持緊密。
社區要發展,不一定需要徹底將過去抹走。
本來快要遭時代淘汰的北加賀屋,慢慢地帶著過去的身份,向前行,建立新的歷史——回到香港,我們的老社區,當面臨無可避免的更替,又得到怎樣的對待?
注意事項
· 千鳥文化內店舖開放時間不一,建議選擇周末到訪,事前預先查詢。
· 農地屬居民私人範圍,不得擅自進入。
【千鳥文化】
地址:大阪府大阪市住之江区北加賀屋5-2-28
交通方式:從大阪站或梅田站乘搭地下鐵四橋線約25分鐘,地下鐵四橋線「北加賀屋站」徒步5分鐘
IG:@chidoribun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