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劉俊謙遇上ADHD女孩《小曉》 |孤獨的人相依取暖

前年劉俊謙疫下去台灣發展,除參演早前開播的Netflix台劇《此時此刻》,因而在台爆紅,還拍了首部台片《小曉》演小學老師,即將在港上映。故事圍繞患ADHD(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女學生小曉,演員林品彤憑此角成為史上最年輕金馬影后,數月前捧獎時才12歲。  

想起劉俊謙首部港片《幻愛》,同樣有關病患者的異常情緒。相對該片講思覺失調病人愛上輔導員,有種特殊的浪漫濾鏡,《小曉》拍ADHD女孩與心累媽媽的角力,可能更易引起一般人的共鳴。畢竟有病好沒病好,磨人的家庭關係太普遍,生而為人本來就常常互相折磨。戲中不只病者,其他孤獨、受傷的人最終都未有出路,只能短暫相依取暖止止痛,人生很多困局不也如此?

文:凌梓鎏
圖:電影劇照、網上圖片

⚠️注意:以下內容含有劇透

三顆寂寞的心 一個非典家庭

《小曉》是台灣資深廣告導演靳家驊的首部劇情長片,自編自導,監製之一是他的太太。多年前兩公婆曾懷疑女兒患ADHD,後來醞釀了《小曉》的故事。女兒最終確定沒患病,然而她的少女言行和校園生活,也成為編導爸爸寫小曉一角的取材對象。戲中小曉是患輕度ADHD的小五生,除被同學孤立排斥,她與阿媽(陳意涵飾)劍拔弩張的相處(放學回家會發脾氣,一手將血染M巾扔到廁所洗手盤),亦如荷爾蒙作祟的青春期風暴,關係惡劣的子女與家長,也可能經歷過。

小曉常被同學挑釁, 有時會失控大叫。

母女關係是全片主線,父親因出差而長期缺席。小曉家中放著高貴三角琴,中產靚媽從前是鋼琴教師,如今湊「問題女兒」湊到崩潰,婚姻亦形同虛設。小曉的暖男老師(劉俊謙飾)隻身從香港去台灣教書,也是一顆寂寞的心,成為母女間的緩衝劑。他既對小曉照顧有加,又與靚媽互生情愫。小曉雖發現阿媽搞外遇,三人卻有種微妙bonding與慰藉,像另類家庭,會「一家三口」去露營玩樂。

戲中可見小曉長期吃藥之苦,偶爾「發作」時行為衝動,會惹來旁人責怪阿媽沒管教。不難想像,這些都是ADHD病人和照顧者的難處與無奈。導演和監製太太在不少訪問都形容,《小曉》是把三種「非典型」人物湊在一起——患病的少女、非台灣本土的老師、會心累發狂的阿媽,拍出他們的掙扎。其中一場戲,小曉揚言想在家玩足三日三夜,陪玩阿媽竟真的誓死不准她睡覺,完全進入「來互相傷害啊」的癲狂狀態。假如好媽媽的典型理想形象,是永不放負或情緒失控,那做不好、做不到的「非典型」情況其實更常見,更真實吧。 

放著三角琴的中產家裡,無人快樂。
老師秘戀小曉媽媽。


見識年輕影后的演技

《小曉》去年尾在第60屆金馬獎,獲最佳女主角(林品彤)、最佳女配角(陳意涵)、最佳原著劇本等七項提名,繼而12月在台灣上映,當時劉俊謙已因參演Netflix台劇《此時此刻》在台爆紅。其實他拍《小曉》先於該劇,導演靳家驊相中他,是因為看了《幻愛》。

《幻愛》有心理輔導員為女主角,劇情涉輔導會面過程,直視思覺失調患者的內心。以ADHD為切入點的《小曉》,則較多呈現女孩生活、身心、人際關係上的繃緊和鬱悶,台灣觀眾有人讚好,也有期望看「深入討論ADHD學生」的人表示失望。此片七項金馬提名中,最終林品彤捧獎封影后,就似乎沒惹異議,是公認的實力派。2021年她的前作《美國女孩》也曾在港上畫,演患癌媽媽林嘉欣的小女兒。事隔幾年她11歲時接拍了《小曉》,現在見識一下年輕影后的演技,不失為入場理由。

媽媽雖與小曉關係不佳,但出席學校家長會面對眾人投訴,會奮力保護女兒。小曉在電影尾段聳肩歪頸,明顯是受壓所致。
林品彤憑《小曉》封金馬影后,獲大導李安讚她是「天才演員」。(圖:金馬影展 TGHFF Facebook片段截圖)

不少台灣影評提到,《小曉》有兩次打風落雨的場景,是反映小曉以及各人的內心風暴。《小曉》寫實之處,是做人未必雨過會天晴,電影沒丁點happy ending。最終老師的秘密戀情被校方發現,他失去工作,決定離開小曉媽媽。而小曉媽媽沒了情人,老公繼續有等於冇,女兒繼續因ADHD面對各種校園壓力、家長投訴⋯⋯全片最後鏡頭,是小曉與沮喪無力的媽媽依偎在床上,不是母女隔閡忽然化解了,而是各自被生活弄至遍體鱗傷的兩個人,進入受創的同溫層,換來片刻的靠近。

全片最後一鏡,充滿「做人好攰」之感。(圖:《小曉》預告片截圖)

Facebook:小曉 Trouble Gi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