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A

【江戶散策士】汪精衛長埋東京之謎?

日本開關之後,不少中國人來東京拜祭汪精衛之墓,並上載汪墓照片。有知識份子言之鑿鑿稱,汪墓就在東京宗泰寺,相中汪兆銘(汪精衛的別名)的墓碑刻有「此處に眠る」(中文:長眠於此),死於日本的汪精衛原來長埋於東京?

汪兆銘(汪精衛的別名)於東京豊島區宗泰寺的墓碑。(攝:關震海)

我們回帶看看於汪精衛在中國的最後歲月。日本侵華期間,1940年汪精衛在日本扶植下在南京成立偽國民政府。1944年,一直受糖尿病困擾的汪身體不適赴日本療養,11月於名古屋病逝。他臨終託付妻子陳璧君要葬在南京中山陵西南的梅花山,陳命人將丈夫遺體防腐入棺。汪精衛葬在梅花山只有一年的安寧,1946年蔣介石下命令炸毁汪之墓,據說汪精衛仍未腐爛的屍首被送往清涼山火化。

按歷史記載,汪精衛的遺體已成灰,為何汪精衛會長眠於東京?

這兩年受推理小說家子謙所託,調查汪精衛在日本的事跡,好讓他在牆內創作新小說。於是,我進入宗泰寺,尋覓汪精衛之墓。

我拍攝了墓碑後碑文,重新抄寫了一次碑文:

汪精衛之墓碑文(攝:關震海)

日文版本

汪兆銘先生は字を精衛ご稱し、一八八三年五月四日に廣東省の番禺縣に生まれ。

夙に滅漢興漢を志して日本留學中に中國同盟會にか加盟會し。

殺に破れて逮捕されたが死一等を減らせられ、辛亥革命による出獄後に中華民國の柱石として國事に奔走し、支那事變の難局に際し東亞の將來を洞察して孫文先生の日華共存共榮の大道に回歸し、蔣介石と別れて新たに南京に國民政府を樹立して奮鬪中,名古屋において一九四四年一一月一〇日に歿,享年六二歲,南京の梅花山に葬られにか戰後に遺體を遺棄され、墓廓を爆破された、依って、舊墓の墓廓の殘片を得て此處にせめて墓を建てる。

一九八八年一一月一〇日

中文版本

汪兆銘先生、字精衛,於1883年5月4日生於廣東省番禺縣。

立志滅漢興漢(註1),留學日本並加盟中國同盟會。

刺殺敗露後被捕,獲清政府減刑。辛亥革命後出獄成為中華民國重要人物,汪先生為國事四處奔。「支那事變」(註2)(中國稱「七七盧溝橋事件」)之時,汪考慮到東亞的將來與孫文先生「日華共存共榮」之路,脫離蔣介石,竭力於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1994年11月10日於名古屋逝世,享年62歲。戰後江的遺體遭遺棄,葬於南京梅花山,其後墓被炸毁。此處是據舊墓原貌遺留的「殘片」重建江的墳墓。

1988年11月10日



墓後悼文寥寥200字,內藏不少疑團。

第一:碑文中的漢字並非用日本漢字,而是繁體字。就算精通日本古文的日人,亦不能寫出百分百的繁體字,始終繁體字與日本漢字有別。例如「廣東」,日本漢字是「広」,日人不會懂寫「廣」。撰文者身分有幾個可能性——他是廣東人,或是生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的中國人,或是一位故意用繁體字的日本人。

第二:撰文者熟悉中國歷史,但以日本的歷史視角去看汪精衛的一生。例如(註1)借太平天國「滅滿興漢」的口號,換上「滅漢興漢」,暗指一心振興漢人的汪精衛,一生最大敵人卻是漢人,這反映撰文者有一定的中國歷史知識,只是行文用詞卻以日本為中心。其次,(註2)碑文用「支那事變」取代「七七盧溝橋事件」,此為日本官方解讀中日戰爭的緣起,當中包含著日本從沒有宣戰的政治含義。

第三:撰文者稱「據汪墓原貌」立碑。依史載,汪精衛梅花山之墓仍未建成已被炸毁。倘若此人真的見證過1945年汪先生之墓,那他一定是汪的身邊人。

為了解開謎團,我膽粗粗問管理寺廟的人。一位男職員說近年確有不少中國人來拜祭,但他確認一件事:汪墓下沒有遺體。該名職員說,是一位很尊崇汪精衛的人建成的,這個人可能已不在人世了。此墓建於1988年,倘若建墓者當時50歲,現在已年過七旬,確有不在人世的可能。

坊間亦有流傳,跟隨汪精衛的手下大多離散在日本,有些落戶東京神保町渡過餘生。建墓人可能是他的手下,建墓碑紀念汪。

確定了東京墓下沒有汪精衛,但誰建此碑,仍有待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