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設網店、IG 關閉留言、一星期只開三天、季休一個月的完全預約制食具器物小店 aha living,在一切都以快行先的香港逆流而處,卻讓人在停頓之中,透過雙手觸摸來自大地的陶器,找到當下的寧靜。
文:笑喜
圖:笑喜、受訪者提供
陶泥的無常
aha living 的店主 Riz 既是美術指導,參與不少MV、紀錄片及電視劇集拍攝工作。她喜歡出差或旅遊時,不看地圖隨處亂逛,搜尋自己喜歡的陶器,用手感受陶器質感與溫度,帶回香港在日常中使用。看似輕鬆平常的故事開端,剛好碰上了人生與時代的轉捩點。
她對食具的敏銳,除了是美術指導的審美眼光,也來自 Riz 在工作壓力難以承受時的片刻:「拍攝時每天可能只得兩小時睡覺,我因為對味精敏感,所以無論如何都會回家煮個麵、吃個麥片,用自己喜歡的碗來吃,藉此叉叉電。當時看到手中的陶碗,想起陶藝師的用心,便覺得麥片不單單是一碗麥片,好像連內心也紓緩了一樣。」
香港人百般忙碌,即使坐下吃飯,能全心全意欣賞盤中餐的時光,卻非常奢侈。Riz 尤其記得一天比較空閒的一天,正好煲了飯,蒸了水蛋、放上納豆,剛剛有陽光照在飯桌上,讓她突然感悟:「一個大自然孕育的土地,剛好遇上有人將陶泥煉出來,充滿心思地造了一隻碗,而這隻碗又剛好適合我的手形,而且能完好無缺地從日本來到我的手中,絕非理所當然的事。而農夫的農作物就在碗裡面,來自大自然的禮物就這樣濃縮地在我手上,讓我吸入我的身體,那一刻我好peaceful。」
「如果每個人都能有這個體會,這個世界會很和平。」
修心者的無常
2010 年開始接觸身心靈學習, Riz 深深感覺到原來只要能改變內心,現實生活也會隨之改變,覺得人生有無限可能。無論工作、生活或與朋友相處都誠懇謙虛以待,修心於日常。
2017至18年,卻遇上了人生的試煉。
事業突然充滿阻滯,無端被停工,閒在家中無所事事,Riz 便邀請朋友來客中或 studio 作客,朋友們對她的陶器收藏非常欣賞,更有開 select shop 的朋友鼓勵她開店:「要多人做這件事,才會讓大家了解生活有甚麼可能性。」Riz 回想起以陶器吃飯的感動,加上原本跟她合租 studio 的朋友因家庭關係退租,覺得可以一試,開始於 2018 年的春天有一搭沒一搭地,慢動作佈置工作室。
怎料到了夏天,她一位很親密的老師與摯友,卻於數天內突然相繼離世,讓她跌進人生谷底。
多年的身心靈學習讓 Riz 理性上明白何謂知生死,但身邊親密的人離世時,真正的無常令人難以承受,將她推至抑鬱的洞穴裡。在憂鬱至絕望的時刻,Riz 卻得到日本京都十日內觀禪的取錄:「那是我在完全沒有生存意志的情況下入禪修營,在營中我哭了好幾天,也不斷思考生死,甚至向宇宙禱告帶我離開塵世。」
可是每朝太陽升起,Riz 依舊醒來,便默默接受自己在人生「還有功課要交」,學習接受順著流走,讓自己以 aha living 為基地,把她喜歡的生活理念與香港人分享。
內向者的無常
開店時,Riz 因應自己寡言內向的性格、同時為了讓客人能放鬆地挑選陶器,而採取了完全預約制,不接受 walk in,除了量產產品外,只設現場購買,不知不覺間造就了她與客人們的另一種連結。
「在跟他們在 IG 打招呼、預約時間時,好像就慢慢建立了一種信任,即使還未認識,也可互相尊重。」Riz 鼓勵客人隨意把陶器拿上手感受,然後便靜靜坐於一角,在客人發問時才說話。幾年來,漸漸聚集了一班志趣相投的客人,更經常與她分享使用餐具時的感受:「我從來覺得好少人理解我在想甚麼,開了這裡才知道有類似想法的人很多,他們會明白,我很感恩。」平日不接電話、不看 WhatsApp 的內向者,卻卻因為開店而打開了通往世界的窗口。
預約制無形中讓客人在心中預留時間給自己,來到店中放慢腳步細心感受自己真正需要的是甚麼,而非胡亂消費:「一個地方的文化或進步不會一夜之間,而是靠大家試試做心裡面的畫面出來。」
aha living 原意是希望將旅行時遇到的美好事物分享出去,讓回家變成旅行一樣。疫情關係 Riz 已一年多未能離港,計劃趕不上變化,她便與日本的陶藝家遙距合作,製作各種器皿餐具,也與本地陶藝家 Scott 合作製作尺寸合乎港人吃麵文化的麵碗 —— 想感受生活中的更多可能性,也許可以由靜好好吃一碗麵開始。
【aha living】
地址:新蒲崗六合街23號萬昌中心2606室
營業時間:每星期營業約三日,必需預約,預約時段詳見 IG
IG:@aha.li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