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en Kwok
註冊輔導心理學家(Reg Coun. Psy., HKPS)
《年少日記》絕對是佳作,看畢令人若有所思,須時消化,值得二刷。
劇情以校園內發現一封匿名遺書作引子,背後探討了裡裡外外的社會問題:學童自殺、校園欺凌、童年創傷、家庭暴力、夫妻關係、家長管教、原生家庭、社會氣氛成績至上、婚姻關係以及師生關係等議題。作為觀眾,強烈感受到導演暨編劇卓亦謙先生的用心,生怕自己說不好這故事,愧對了誰,難怪他在訪問中提到曾剪輯了18個版本,佩服!
⚠️注意:內文已盡量不含劇透,鼓勵讀者自行入場收看
不要輕易去問「點解」
自殺是一個大眾認為極端的舉措,旁人會不禁問了很多的「點解」。假如你揚言要死,身邊親友大多會勸告「好地地做咩走去死?」、「死係解決唔到問題!」、「珍惜生命,唔好要你屋企人傷心!」(下刪萬字)。這些回應看似是安慰勸勉,實情是充滿否定及不被理解。我們要問的絕對不是「點解(Why?)」,而是要學懂適時去問一句:「你經歷咗啲咩?(What has happened?)」,耐心聆聽當事人的故事。
理解失去「存在」的感覺
在輔導心理學的工作歷程中,筆者「遺憾」地遇上不少曾自傷或想自殺的受輔者,卻「有幸」地未曾見証任何生命於眼前流逝。除了學懂去問對方的經歷,讓他們有足夠空間抒發感受,更重要的是理解那種「失去了存在意義」的感覺,生存沒用,自己沒用,正如《年少》中遺書上的一句「我不是什麼重要的人」。不止一位曾𠝹手的受輔者分享,他們看到自己的血痕,感受到的痛楚,反而讓他們體會到自己真正的「存在」。沒有存在意義,哪有生命價值?
家庭如何塑造人
回看故事中的傑仔(黃梓樂飾),外人看來生活在富裕的幸福家庭,卻成長在比較、壓迫、唾罵、語言及肢體暴力中,一點也不快樂,只能盡力地自得其樂。讓人不禁深思這個家庭到底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活到生無可戀,走上心理層面的窮途末路。以至《年少》中的班主任鄭Sir(盧鎮業飾)在尋找匿名遺書作者的過程中,同步翻開自己的創傷童年,進一步覺察自己的成長傷疤,不敢去愛又後悔沒有好好去愛,活在多重的遺憾中。重新發現並接受自己的過去,的確需要莫大勇氣,覺察(Awareness)讓我們多了選擇(Choice)。雖然我們沒有選擇父母的權利,但長大後我們也擁有重新去愛護自己的機會,思考自己想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
同理眼淚背後的情緒
《年少》讓觀眾有深深的共情,眼見傑仔哭得撕心裂肺,劇院內不少人也默默拭淚。在輔導室內,我常常問受輔者:「你的眼淚代表了什麼?」答案可能是傷心、無助與失望……實情是,眼淚的功用是鎮痛,「喊出嚟」其實的確會舒服一點,令痛感漸漸散去,同時也可以是苦盡甘來,感動的淚。如果兒時設有「情緒課」,教人認清麼是悲傷、焦慮、恐懼與憤怒,學會好好表達,理解每種情緒的功用,不致我們長大後變得麻木和冷漠。學懂自我同理(Self Empathy),才能明白別人。
放下遺憾 轉化悲傷為行動的力量
電影中的鄭Sir肩負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努力保護學生安危,同時盡力擺脫成長陰霾。重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信任,坦誠相待,彷彿成為阻止悲劇重演的良藥。導演說《年少》也緊扣著他的個人經歷,十多年前大學摯友給他留下六千多字的遺書後輕生離世,讓他有不少憾動人生的反思,用作品說話,以電影致敬。
坊間對自殺這議題仍有忌諱,更何況有關遺屬的支援和哀傷輔導,面對親友自殺,那種覺得發現得太遲的內疚的確虐心。我們不必強行停止憂傷,可繼續好好紀念,更可緊緊地抱在一起,將悲傷轉化成行動的力量,漸漸放下多一點遺憾,時間不留情,但彼此有情,此情永在。
衷心感謝電影團隊的努力,讓我們在面對種種無力時,默默地感受到一份善良、一絲溫暖、一份希望。
24 小時求助資訊
機構 | 聯絡方法 |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 2389 2222 |
利民會《即時通》精神健康守護同行計劃 | 3512 2626 |
明愛向晴熱線 | 18288 |
撒瑪利亞會 防止自殺熱線 | 2896 0000 |
生命熱線 | 2382 0000 |
醫院管理局 精神健康專線 | 2466 7350 |
社會福利署 熱線服務 | 2343 2255 |
Open 噏 由5間社福機構(香港小童群益會、香港明愛、香港青年協會、香港青少年服務處、聖雅各福群會)共同營運 | 電話:9101 2012 IG:@hkopenup FB:OpenUp |
心理健康社區資源
陪我講 SHALL WE TALK 心理支援 非政府機構資訊 網站:www.shallwetalk.hk |
香港心聆 MindHK 心理健康服務指南 網站:www.mind.org.hk |
OpenUp 青少年社區資源 網站:www.openup.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