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備受稱許的公共房屋是怎樣的?
當年的香港建築師,如何為「住得好」落下影響後人的註腳?
早前一齣《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叫人重新發現馬鞍山恆安邨的前衞設計,勾起對昔時公屋美學的驚艷與好奇。
有關屋邨建築與設計的研究,無論民間或學術的,近年都有許多。相對較少被提及的,反而是後期出現,普遍給視作比公屋高「檔次」、更著眼於生活質素的居屋。
回到1972年,政府推出「十年建屋計劃」,大規模興建公屋,在1973至1982年間,為180萬人提供居所。 至1976年,「居者有其屋計劃」隨經濟起飛而出現,目標對象是財政能力較高(但又未能負擔私樓)的公屋租戶,助他們成為業主,同時騰出公屋單位。
可以這樣說,最初居屋的誕生,已不再純粹為了有瓦遮頭的基本生存需要,要求的是美好生活;而且居屋不像屋邨般有樣辦借鏡,某程度上容讓建築師有更多發揮空間,開始進入另一個品味層次。
要數早年居屋代表,較廣人為知該會是沙田穗禾苑:第一代先導居屋,由知名加籍日裔建築師木下一(James Kinoshita)負責設計,以簡潔流麗的線條,充足的採光,鄰里間的緊密連結等理念,突破公屋的種種局限,1981年摘下香港建築師學會年度銀牌獎。
當年穗禾苑站在山上,加上結構新穎奇特,頗有傲視群樓的姿態。
時隔兩年,新界的另一邊,同屬新市鎮的屯門,居屋兆康苑於山谷空地冒出來,呈現另一種內歛的,近乎刻意低調的建築哲學:以人工建構自然,儘管活在石屎高樓,始終不忘山水,以現代建築去關顧人的需要。
兆康苑於1982年至1984年間建成,是屯門第三個興建的居屋,由房屋署建築師Allan McDonald設計,作品及後於1985年獲得香港建築師學會年度銀牌獎,跟穗禾苑分庭抗禮。
單憑外觀,兆康苑未必及得上穗禾苑的摩登帥氣,但它的好,在於細水長流地優雅,不求矚目,一切在乎平衡。
1988年Allan McDonald曾接受港台電視節目《鏗鏘集》訪問,提及他在1978年接手這屋苑項目時,曾到兆康苑所在的山谷位置觀察,眼下是廣闊的菜田與連綿山脈,馬上被水天一色深深吸引,決定要把景色反映於後來的建築之上。
首先是山與土:屋苑外牆破格地採用磚紅色紙皮石,與當年新型屋苑流行用白色、米色等光潔色調大異其趣。
Allan McDonald在眾多紙皮石中精挑細選,最終選定偏向沉實的啡紅色,看來深遽,不太顯眼,目的是為了襯托屋苑附近的風景,把山丘及泥土還原,以大廈重塑自然——但態度謙卑,靜靜地融入,非喧賓奪主,盡量跟大自然維持視覺上的牽繫。
佈局關顧人性,大廈合共20座,分佈於屋苑外圍,避免樓宇之間過於稠密,導致樓望樓的沒趣與侵犯私隱。 樓宇散落邊緣的另一好處,是方便住戶無遮擋遠眺當時的翠綠田園景;不過後來屋苑附近大興土木,風景終究消失於時代。
山土以外,還需有孕育生命的水——翻看舊照,兆康苑前身是一大幅漂亮水田,於是建築師嘗試在公共休憩地方,放下有水流動的園林,還居民舊有的魚塘鄉情。
兆康苑南北兩面均設有大型水池,相對今日大部分屋苑的水池均被截水或荒廢,這兒兩座水池依然正常運作,一面是會噴水的巨型球體雕塑,另一面是錦鯉池,養了魚兒及烏龜,吸引大量鴿子在流連。
最精彩是池中央加設類似京都鴨川的「跳石頭」橫跨步道,分為方圓兩個設計——潺潺流水,天圓地方,織成一套東方美學意境。
屋苑各處滿佈石陣,有時一支聳立,有時堆疊成山,枯石看出禪意。
小至一個垃圾桶,也在暗喻自然:捨棄當年盛行的鐵皮垃圾桶,改用水泥灌鑄,模仿頑石形態,跟地面一氣呵成,石頭爆出來,長出一個「廢紙箱」。
石箱不作多餘修飾,字體秀麗端莊,見字知其義,坦白得可愛。
屋苑內慢走一圈,深深覺得,這真是個居所設計入門的出色範例,由用色,線條,以至排版佈局,都是一氣呵成的完整,概念鮮明,向山水取經,由衷地喜愛自然,因而順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