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G

沙田靈基營|變幻原是永恆

假如香港還容得下都市傳奇,香港神託會靈基營也許便是這樣的一個地方。

一百年前,沙田尚未被開發成市鎮之前,第一代原建築已站在沙田頭村的小山丘上;往後該區數不清變了幾多,而沙田居民不一定聽過靈基營的名字,更多人未曾踏足。

每次路過沙田頭村,只見山上隱約露出古老大屋的一角,所有故事,深埋樹林間。

事實是,那兒雖不至熱鬧,可從未丟空荒廢,一直因應不同年代,發揮不同功能,經歷過少為人知的幾代變遷,直至今日歸於平靜。

回到1924年。現在的紅磚屋建築落成啓用,當時是沙田區第二個警署,取代設於圓洲角的第一代沙田警署。

警署設於小山,其時山下仍為農地與村落,位置不高,已足夠俯視仍未填海擴充的沙田區。

香港淪陷期間,警署被佔據,用作日軍司令中心。1950年,第三代沙田警署落成,位於城門河對岸的銅鑼灣山(現已拆卸),紅磚建築完成首個時代使命。

同一時間,戰後香港人口急劇上升,加上平民生活艱苦,社會出現棄嬰潮,基於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當時被遺棄的大部分均為女嬰。

更甚者,其時肺病於民間蔓延,「基督教預防肺病托兒所」於1950年應運而生,由基督教門諾會互助促進社借用舊警署建築群,收容因家人患有肺病、未能得到妥善照料的兒童。

托兒所運作兩年左右,基督教門諾會聯絡原粉嶺育嬰院舍監、女宣教士葉德倫 (Miss Mildred Dibden ),請她利用該建築物繼續為兒童服務,並向政府申請開辦育嬰院。

於是,葉德倫帶著500美元作資金,於1952年5月1日上山,開辦沙田育嬰院——當年不直接稱為孤兒院,避開身世與身份的忌諱。

1964年,部分舊警署建築給拆掉,在育嬰院旁加建校舍,開辦基督教靈基小學及幼稚園,繼續照顧孤兒,同時供書教學。

當年的孤兒,由警察,甚至郵差送到山上,跟其他陌生的小孩建立家庭,院長葉德倫便是媽媽,小孩由她給予名字,一律姓葉。

翻看舊照片,當年育嬰院收留女孩為主,70多個孤兒𥚃,僅找到5個男孩,男生還得當哥哥,幫忙女孩梳頭紥辮。

住宿兒童的起居飲食,由院長聘請的「媽姐」傭人負責照顧,院內設有戶外泳池(後來被填平,成為現在的燒烤場),不時有外國人把禮物寄來,玩具甚至留聲機,為孤雛補回快樂童年。

1966年,政府修訂孤兒院條例,限制機構收容孤兒數目,沙田育嬰院唯有停辦,但就保留靈基學校。

直至70年代末,學校亦停止服務,原址申請改作營地用途,沿用「靈基」為名,1984年由香港神託會接手管理,靈基營繼續提供營地及退修服務,至今40年。

現在看來的頁頁傳奇,那些年都因時勢編寫。

傳奇未必廣為人知,然而珍貴的歷史,幸運地陪隨建築而保留,並於2010年8月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二級歷史建築。

整座建築群交雜新舊,強調實用,沒太多裝飾,既具備愛德華式殖民地建築美學,亦見現代主義及美術工藝風格。

紅磚屋的西北兩翼,屬最古老的舊警署建築,大門設有弧型石階,輕輕幾級,足以顯出官門氣派。

主樓呈U字形佈局,中式雙層瓦片屋頂,暑夏隔熱,寒冬保暖。牆身為英式紅磚,典型殖民地建築的中西合璧。屋內曾經設有火爐,現在仍然見到屋頂伸出的煙囪。

最優美處在陽台,鐵架圍欄保留最初的設計,為房子生動地勾畫出流麗。

比較可惜是,主樓內第一代木製樓梯日久失修,暫時封閉,有待修整。

至於60年代加建、用作校舍的部分,端正簡潔,跟20年代落成的原建築並排,畫面和諧,不覺突兀。

從旁守護歷史建築的,是參天的巨大樟樹,已達古樹級別;由於傳說芒果利於升官,舊時警署普遍愛種芒果樹,這兒亦有一棵,夏天果實熟透,掉至遍地,可是本地芒果偏酸,往往無人問津。

現在負責迎賓的,是營地半放養的一對貓兄妹,名High與Rock(以咖啡店命名),已屆長輩級別,換成人齡七十有六。

今天的靈基營,服務的已不再是時代,而是時代裡迷失的人,引路尋回心的安寧。

除了住宿,團體可在此退修、培訓,或租借禮堂舉行婚禮、派對等。

營地設有飯堂,另有簡單舒適的High Rock Cafe ,提供咖啡輕食。

還有展覽可以預約參觀,最近便有植物印染展覽「樹梢下有光 」,跟日本電影《新活日常》提及的生活美學,不謀而合。

由過去到現在,走過百年日子的地方,人與城市,城市與建築,因時勢彼此遇上。

紅磚屋站在山頭,山下鄉村消失,高樓豎立,鐵路伸展,世界變了樣,它一直變,也一直不變。

城市起落,它默然眺望,望見變幻成了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