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習慣之重要
學習語言其實很簡單,每日學十個生字,一年後便會有所成就。儲錢也是一樣,每日儲幾元,十年後就能積少成多。這些道理雖簡單,但關鍵在於如何堅持每天積累,這就是養成習慣的重要。
亞里斯多德說:「人之美德,行為所鑄。」我們想成為甚麼樣的人,就靠我們每天所做的事。例如有人說想成為作家,但每天連十分鐘寫作的時間也不願騰出,又如何能成為作家?有人說想多讀書,但每天寧願用十分鐘去埋怨自己忙,卻不願花十分鐘在閱讀上。
每天所做之事,正是定義我們是甚麼人。建立習慣至關重要,但問題是,如何有效地裝備自己,建立有益的習慣。
二、惰性的危害
沒有習慣的最大問題是,空檔的時間很容易被惰性或藉口填滿。例如每天學習 30 分鐘的意大利語,雖然會遇到心理阻力,但若能每天堅持,即使進度極為緩慢,終究會有所成就。反之,若無習慣,隨時因為事忙便找藉口放下。
如果甘心躺平反而更好,至少心裡沒有掙扎。最慘是心中明知有問題,卻因惰性而延誤,本來只打算放下一日,不小心就放下十多天,產生負疚感,經常處於堅持與不堅持的遊離狀態,最為消耗心神。
三、晨間例行的重要性
養成習慣最有效的方法是制定例行常務(routines),即一連串去做的事情,可以像儀式一樣。一連串去做的好處在於提前思考好要做的事,實行時不用再費精力思索。
例如若然每天坐車,又想學語言,就給自己訂立一個學習的例行常務儀式,每次坐車時規定自己要背幾個外語生字。對我而言,最為重要的是晨間例行。
所謂「晨間例行」(morning routine),即起床後立即要做甚麼。因為起床之時,精神散慢,若放任自己隨心做事,很易做些無益之事,例如玩手機或發呆。
所以不要在晨起後迷糊時決定早上要做甚麼,一早訂好清單,一次過執行,這就是晨間例行。
四、晨間例行的例子
起床後要做甚麼,各有不同喜好,我只分享自己的做法,讀者應按自身情況決定。
我習慣在睡覺前,把翌晨要用的物件放在一個小袋裡,不用起床花時間尋找。
起床後的例行常務看似瑣碎,但有其作用。例如我會整理床鋪,即使在酒店也會這樣做,有三個原因:一、時間很短,幾秒即可完成,不浪費時間。二、整齊有助思路。三、晨早先完成一個任務,像個啟動按鈕,有助一天的進程。
晨早瑣碎事情包括:收拾床鋪、服用維他命、喝水、抹眼鏡、思考寫作題材、刷牙。之後做些想建立的習慣:晨操、拉筋。然後:沖涼(先熱水、後冷水亦可)。再加:冥想。關鍵:寫作。
五、待己寬容
以上項目看似瑣碎,但卻是刻意如此鋪排,之後啟動平時易因懶散而丟下的習慣,例如冥想及寫作。雖然有晨早例行常務,但我其實對自己很寬容,沒有過度強逼。若然有時真的太忙,也不介意稍微放過習慣。例如運動,我本來想早上預留十分鐘,若連十分鐘也沒有,那就做數下掌上壓。又像冥想,若然沒空或沒心情做,那就只需按《入出息經》所示觀幾下呼吸,聊勝於無,好過完全放下。
寫作亦然,即使無法坐定定寫作,但只要打開筆記簿寫一個字,也好過完全不寫。因為萬一完全放下,隨時就會忘記堅持,不小心就會放棄。
即使如何繁忙,若連幾下呼吸都沒時間去數,幾隻寫都沒時間去寫,那肯定只是藉口。
六、習慣管理應用程式
關於習慣的應用程式有很多,主要分幾種類型。一是每個項目分開,例如每天想做八個習慣,就分八個按鈕,Streaks 是其中一個很流行的 app。我覺得這樣不夠連貫,按鍵太多,無法達到習慣疊加的效果。我不想早上細想應該執行哪個例行,一早就定好每天要做的事情及次序,每天早上順著次序完成,減少拖延。
另一種是有特定時間限定,例如早上八點開始,8:05 做甚麼,8:10 做甚麼,但我也不太喜歡這種設計,因為彈性較少,有時前晚有活動,次日寧願晚起一點,確保睡眠充足。把晨起的例行設定得太死板,反而難以掌握,更易有挫敗感覺。
筆者目前用得最多的手機例行常務應用程式,是由韓國團隊開發,名叫 Routinery,有 iPhone 及 Android 版本。好處是可以隨時開始,沒有特定開始時間。設定的時候,亦可以自由選擇是否自動跳至下一項,或以超時形式提示。
例如,我把晨操計時後自動跳至拉筋,有背景聲音和文字轉語音提示。但冥想時間較為彈性,計時結束不自動跳至下一項,只以超時形式顯示。
Routinery 應用程式免費使用,可設定兩個例行常務,付費版有更多例行、背景聲效、圖示,並且無廣告。
【Routin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