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漿從來都是不起眼的配角,沒有人會像專程去歎咖啡一樣找一杯好的豆漿。一間隱身在元朗小巷之內的豆漿店,卻決心突破現狀,做出品質講究的精品豆漿,讓它一登龍門成為打卡的主角。
文:雨兒
圖:雨兒、Beanlab 好豆製研究所
逆向思維創業 誓做最高級豆漿
故事源於本身做廣告的Leslie與女友想拍檔做點小生意,專業知識與理性頭腦讓他以逆向思維找到做豆漿這條路:「由於香港租金成本太高昂,我們一開始就決定想做外賣飲食,但又不想做太大路的產品,最初想到的是植物奶,不過我們資金不多,做不到如大品牌般教育大眾產品好處的推廣。後來想到豆漿這個非常普遍,市場卻只當它如消耗品一般的飲品,我就在想為何咖啡可以有不同層次的消費群,豆漿卻沒有?於是我們就開始研究各地的豆漿製法、潮流、特性,想做出市場中最top的豆漿。」
豆漿在日本與台灣同樣盛行,亦成為他們主要的研究目標,結果飛到台灣考察,發現當地豆漿講求濃度,更以儀器測量透光度來達致標準;香港傳統是先以石磨機磨出豆汁再煮,台日卻愛連豆一齊煲;口感厚薄主要取決於黃豆的蛋白質含量等等。
綜合各樣觀察,回港後經過反覆實驗,找到合用的加拿大非基因改造大豆,終於造出細滑口感之餘,濃度選擇介乎台灣的厚身豆漿與香港的傳統豆漿之間,配方準備就緒,膽粗粗無飲食生意經驗的兩個人才終於確認了未來的走向,剛於一年前(2019年10月)成立「Beanlab 好豆製研究所」。
要做到他們心目中的最高質素,必須無添加劑兼每日新鮮製造,所有過程都在店內的小空間進行:前一晚開始浸豆4至6小時,翌日9點開始洗第一轉豆,再放入機煮,完成後迅速降溫再放入雪櫃,再調配味道。
一次操作可以生產約25公升原味豆漿,每日大概做四轉,最多可以生產200多支豆漿。坊間豆漿濃度約為3至4度,這裡的出品約有8度(日本最高可達 11度),如此高蛋白質含量,貨架期極短,所以要不斷因應銷量來配合生產,務求做到最新鮮亦避免浪費。
玩味品牌定位 插畫拉近距離
無可否認,不論產品水準有多高,如果沒有好的市場推廣,不可能在如此短時間吸引到這麼多粉絲,做到一日平均銷量達150至200支。做過傳統媒體及廣告公司,Leslie的工作經驗與繪畫對建立品牌形象的確有很大幫助。
「我們有很清晰的目標客群,所以我創作了可愛的阿豆與豆B,讓他們作為代言人。一方面可以讓人感覺係嚟探佢哋,而不是單純買豆漿;另一方面因為我們位處元朗,總不能叫區外人日日入嚟買,他們就成為我們與客人接觸的重要媒介。」剛巧開店之時正值社會動盪之際,Leslie就透過阿豆與豆B以幽默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感受,結果因此connect了一群價值觀接近的人。
形象上好玩親切,產品也要追上時代步伐。剛開店時已有十多種口味的豆漿,但Leslie認為要不斷為客人帶來味覺衝擊,才配得上Beanlab的實驗精神。「一開始的十幾種口味,其實都是容易想像的大路款式,如紫米、紅豆、黑芝麻,但時間久了,自然沒有新鮮感。還好我們是獨立小店,可以對客人喜好快速作出反應,例如有次我在FB畫了一張有人誤會我們是果汁店在賣西瓜汁的漫畫,底下有人留言問西瓜可否溝豆漿,我們立即試整,想不到味道不俗,隨即將它商品化,成就品牌第一個真正跳出豆漿思維的創新口味。」
茫茫前路 更能體會互助精神
2019年在香港創業,不可能沒有不安,眼看這個家變得不再熟悉,Leslie也想過是否應帶著積蓄走人,「不過如果在自己的地方也不能謀生,那麼你如何在外地生存?本想先試試自己的分析與理念是否可行,他日如果要走都總算有門技能,但我發現真正開店之後,只會愈來愈唔捨得走,因為香港人支持本地品牌的感覺好團結,常常讓我很感動。像之前因為疫情生意驟跌,我們唯有自己揸車做團購外送,但也只能做到元天屯範圍,後來有上水、跑馬地,甚至太古的街坊主動聯絡我們幫忙安排團購,我們只需出貨便可,是很實在而有力的支持。」
Leslie創業的初衷其實是「想做一樣屬於自己嘅嘢,如果能藉此為社會帶來改進,哪怕只是一支豆漿,也可以為人帶來五分鐘的愉悅。」不管多微細,也值得用心去做,才能為自己留下一些甚麼。現階段他們決意專心做好自己,將賺到的錢再投資下去開分店,在香港繼續努力。短期目標是希望能在九龍及港島各開一間分店,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可以看到他們實現夢想。
【Beanlab 好豆製研究所】
地址:元朗鳳翔路45-67號金馬大廈地下12號舖
營業時間:12nn – 9pm(逢星期一休息)
Facebook:Beanlab 好豆製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