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近年一些反映香港社會問題、基層生活的電影,我是存有戒心的:現時的政治氣氛,創作人、投資者總受制肘,想表達甚麼卻又避重就輕。看看《麥路人》,眾角色露宿快餐店全因「自己攞嚟」,跟社會問題無關;又看看《狂舞派3》,主力向地產商出氣,但對政府政策只會三言兩語說過便算(或許導演要說的主題太多樣,致失去焦點)。香港導演新力軍李駿碩首齣長片《翠絲》講變性人的故事, 姜皓文的演出教人眼前一亮,卻沒有提及太多剝削。今年導演第二作《濁水漂流》,反映露宿者生活、貧富懸殊、制度等問題,更見火氣,縱使有些細節位有待改善,我仍然要俾個讚!
文:Harrison Yau
圖:LEGO Poster by Harrison Yau、電影劇照
不偏不倚的審視
《濁》是根據2012年食環署作清場及扔掉露宿者物品的真實事件改編拍成,李駿碩當年曾以大學學生記者身份採訪通州街露宿者,對他們的生活種種尤為深刻。影片講述吳鎮宇、謝君豪、朱栢康等飾演的深水埗區露宿者,被食環署人員掃蕩致家當盡失,便決定打官司申請索償及要求政府道歉。但一次意外他們又被迫四散……當然,全片不缺怒罵香港現況:「政府做錯唔使道歉呀?」「啲公屋都俾晒新移民先啦!有排未輪到我哋啦!」露宿者的心聲,其實也是大部分香港人的寫照。而影片對露宿者的描寫,不會因為有多位明星演出而美化他們(但李麗珍或天生麗質,演露宿者依然靚靚)、又或為他們炮製大量悲慘背景搏觀眾同情(最後一場倒有米高漢尼卡之風,來得殘忍),吸毒、偷竊、打鬥,都是這群露宿者的生活日常,但他們的糟糕、混帳、不幸,是否代表可被剝奪人權、尊嚴?真正的公義又是甚麼?導演給觀眾帶來不少反思空間。
角色發揮受局限
電影主題清晰,但角色背景十分模糊,看過某訪問中李駿碩表示此安排乃避免觀眾從角色經歷聯想太多,而未能代入他們的憤怒情緒。不過此舉也令演員要在他們全知而觀眾半知情況下,嘗試以對白、內心戲等作交代,結果有時會流於浮誇,這也苦了兩位演員:謝君豪飾演老爺一角真的是阿爺級,但其老妝看來有點格格不入,不過一場他面對兒子的愧疚,也為其表現搶回一點分數;至於吳鎮宇,八、九十年代看他演出總覺作狀,至《爆裂刑警》、《朱麗葉與梁山伯》以為他開竅之時,但近年又故態復萌,收放不平衡,今次他的演出確火氣十足,但就是有火無神,「父子情」的演繹又語焉不詳。不過過去作狀多於演戲的劉天王也可成為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為甚麼吳鎮宇不可以?唯寄望「累積分數」下,他可憑此片首奪香港影帝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