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公布的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邀請房委會研究重建西環邨及馬頭圍邨,增加公營房屋單位供應,其中樓齡已逾63年的西環邨,更是中西區的唯一一座公共屋邨,其依山而建的風格,以當時的建築技術來說實在令人驚嘆!至於馬頭圍邨則是典型屋邨,不過如此的空間感,現在不少豪宅住民也趨之若鶩!其實相對現在倒模即成的新公屋,舊公屋各樹一幟,各具特色,不過不少樓齡已高,現在重建也是無可厚非,就趁還能看到去懷緬一番吧!
文、圖:Keith
① 中西區唯一公屋西環
西環邨
地址:西環加多近街52-60號
落成年份:1958-1959年
座數:5座
居住人數:約2,100人
預計清拆年份:待加惠民道公營房屋項目2029年落成,西環邨首批居民調遷,便可開展西環邨重建工作
港島區第三座公共屋邨
中西上環都好,都是寸金尺土,故全區公共屋邨只得一座,就是施政報告提出要重建的西環邨!施政報告提出會邀請房委會,在合適條件下研究重建,預計西環邨在重建後,單位數量由600伙增至1,100伙,現有居民可調遷至附近的加惠民道公營房屋項目,屆時西環邨將會重建。
想當年,西環邨未建之時,這是摩星嶺一帶的一座小山丘,1955年屋宇建設委員會宣布興建,最初計劃叫「加多近街房屋計劃」(Cadogan Street Housing Scheme),直至1958年入伙才將邨名定為「西環邨」,成為繼模範邨及北角邨後,港島區第三座公共屋邨,亦是第二座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的屋邨。
行政長官別墅設計者操刀
整個項目由曾任工務局總建築師、設計過港督粉嶺別墅(今行政長官別墅)的Mr. T.S.C. Feltham負責整體規劃及設計。全邨只有5座樓宇,亦是屋建會興建的全部屋邨中最細小的一個。由於興建的位置處於加多近街山坡之上,斜度最斜達45度,由於平整山頭費用高昂,而屋建會又面對財政緊絀,成本上升的狀況,故建築改以其地形特點,樓宇往上延伸,從山坡上拔地而起,不過比較徙置事務處同時期興建的如石硤尾邨、李鄭屋邨等,西環邨質素已勝一籌。
唯一以 「 臺 」 定名的公共屋邨
西環邨亦是本港少數不以「樓」作字尾命名的公共屋邨,叫「東苑臺」、「南苑臺」、「西苑臺」、「北苑臺」和「中苑臺」,除「東苑臺」是獨立樓宇外,其餘四座實際屬同一幢成U字形的建築,中間與斜坡合成一個鏤空大天井的樣子,滲出滿滿的空間感,佈局匠心。
相比屋建會的第一個屋邨北角邨,由於梗房成本高昂,西環邨不得不降低人均居住面積標準,以及降低設計水準,包括取消梗房間格,又要取消各單位的獨立信箱等,不過相信對現在不少在擠逼居住環境生活的香港人,西環邨已經夢寐以求的安樂窩了,不知道未來清拆重建後,西環邨又會否變成另一座「倒模」屋邨?
② 四平八正馬頭圍
馬頭圍邨
地址:土瓜灣盛德街9號
落成年份:1962-1965年
座數:5座
居住人數:約5,000人
預計清拆年份:待鄰近盲人輔導會的一幅土瓜灣地皮興建公屋,約於2027至28年落成後,便可開展馬頭圍邨重建工作
一樓一圖案別具心思
走過一圈馬頭圍邨,其實是一個很典型、傳統的公共屋邨,是屋宇建設委員會首個自行設計的屋邨,由委員會建築師廖本懷和范夫先生設計,1962年落成入伙(洋葵樓1965年入伙),而馬頭圍邨的設計,亦成為以後不少公共屋邨設計的參考。全邨由五座舊長型樓高14層的樓宇所組成,最讚是樓宇的定名,分別為「洋葵樓」、「水仙樓」、「玫瑰樓」、「夜合樓」及「芙蓉樓」,而且每座樓宇都有一個圖案以茲識別,比現在只在樓宇牆身放字,更富心思!
重建後單位多一倍
據政府消息指出,當鄰近盲人輔導會的一幅土瓜灣地皮興建公屋,約於2027至28年落成後,將提供約600個單位安置馬頭圍邨部分居民,而馬頭圍邨屆時亦會分批重建,待原址重建後再逐批遷置現有住戶,預計馬頭圍邨重建後提供約4,000個單位,比現時2,075個單位數目多出一倍。
此馬頭圍不同彼馬頭圍
馬頭圍邨的現址以前是一條歷史一匹布長的村落——二皇殿村!當時的馬頭圍,位置卻在現時聖德肋撒醫院旁露明道公園對面,原名「古瑾圍」,是因九龍寨城附近的龍津碼頭而得名「碼頭圍」,後來才簡化為「馬頭圍」。二皇殿村,二皇指的就是宋帝昰和宋帝昺,相傳他們與忠臣陸秀夫逃難至官富場(今九龍城一帶),半年後元軍追至,兩帝被逼移至荃灣及大嶼山一帶,不過部分臣子選擇留守定居,他們落地生根的村落,就是「二皇殿村」,以紀念兩位宋帝。後來避諱,甚至數百年後清嘉慶年間的《新安縣志》及1863年香港政府的九龍規劃地圖,村名也曾改成「二黃店村」。
③ 最後探戈華富邨
華富邨
地址:薄扶林瀑布灣
落成年份:
華富(一)邨 – 1967-1969年
華富(二)邨 – 1970-1971年
華翠樓、華景樓 – 1978年
座數:5座
居住人數:約12,800人
預計清拆年份:2027-2032年
華翠樓、華景樓 – 2037-2038年
拆卸配合新港鐵站
除了施政報告提及的西環邨及馬頭圍邨,公屋樓王的華富邨,亦於早前被提及將於2027年伊始進行重建。現時5幅華富邨附近土地,包括華景街、華富邨以北、華樂徑、雞籠街南和雞籠街北,將會用作安置屋邨之用,合共提供8,900多個公營房屋單位,分期接收華富邨居民,未來政府當局計劃斥資1至2億元,興建兩條橫跨石排灣道的行人天橋,連接五幅用地及現有社區。華富邨則會分三期重建,第一批拆卸的樓宇,包括華安、華樂、華昌、華泰及華建樓,將配合擬於2026年落成、設於華安樓與華樂樓之間華富道地底的港鐵南港島綫(西段)華富站。
自給自足市鎮式屋邨
當時發展華富邨,是希望邨內居民可以自給自足,故此整個屋邨以市鎮的形式出現,更破天荒設立商場,街市、停車場、學校、圖書館等設施應有盡有,圖書館更是大會堂之外港島的第二間。至於屋邨設計亦有別於政府的徙置區,單位擁有獨立廚房、浴室及露台,整體規劃亦講求與自然環境配合,近海的樓宇通常較矮,而遠離海邊的則是高過20層的雙塔式大廈,這樣令更多居民擁有海景,難怪被稱為「平民豪宅」,而大部分1970至80年代由房委會規劃後落成的公共屋邨如長青邨、禾輋邨等,也是依華富邨為藍本。
前身真是亂葬崗
現時的華富邨分五期落成,近海的一邨由1967年11月至1969年2月分階段落成,近薄扶林道的二邨則於1970至1971年間落成,華翠樓及華景樓則在1978年加建,人口最高達5萬人!跟馬頭圍邨一樣,華富邨同樣是屋建會的傑作,由廖本懷設計,1968年9月更邀請時任港督戴麟趾主持華富邨的開幕典禮。
由於該邨當時位處偏遠,交通只倚靠狹窄的薄扶林道,加上屋邨原址為雞籠灣墳場及日治時期的亂葬崗,如1880年東華醫院已在此設立「遭風義塚」,安葬1874年颶風侵襲的遇難者,到1959年才遷往和合石。這數十年華富邨鬼故多籮籮,如瀑布灣有水鬼找小孩做替身、升降機有著軍服的屍體、居民協會對上巴士站有副不能移走的棺材等等,信不信由你,反正這令華富邨落成之初未有太多市民申請入住,也想不到後來會愈住愈多人,至今人口老化,真是滄海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