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遷就一個人,我們可以去理髮,但仍然未能到戲院看電影!結果,這齣原定於今年三月在港公映的彼思(PIXAR)大作《熊抱青青記》(Turning Red),也只能安排在串流平台播映。看到片中那紅色大紅貓毛質之精細逼真,還有女主角爸爸烹飪時處理食材的細膩畫面等,未能在大銀幕欣賞或感可惜。但彼思之成功,非單靠超卓的電腦畫功。雖然彼思近年作品的意念,或不及《反斗奇兵》、《海底奇兵》那時驚為天人,但對於一些嚴肅、老掉牙的題材,依然玩得出神入化!《熊》觸及親情、青春迷惑等元素,拍來趣味十足,並首次由女導演、兼且是華裔女導演執導彼思動畫長片,成績亦有驚喜。
文:Harrison
圖:電影公司官方提供
(以下內容含輕量劇透!)
半自傳式電影 各年齡層都啱睇
《熊》以2002年加拿大多倫多的唐人街為背景,講述13歲少女李美蓮踏入成長期,在面對身體、性情、愛好,以至人際關係的種種轉變,總會出現心浮氣燥時,但當她每次一激動即變成為一隻超巨型小熊貓!她不一樣的青春人生,原來跟她的家庭背景有關……導演石之予明言這故事意念源於她的青春回憶(2002年的她亦為13歲,也是在加拿大成長),以及她跟媽媽的複雜關係。戲中母親對少女主角管教甚嚴,直至女兒踏入青春反叛期,有無限奇想,跟媽媽的衝突在所難免,這與導演之前的動畫短片《包寶寶》(Bao)的兩代衝突一脈相承,對於現在的青少年,或曾經青春的你我她,必有感觸。而已為人父母,看到李美蓮母親對女兒的過份管束,同時自己又難以面對媽媽,作為「夾心人」的成年人又別有一番感受甚至啟發。大熊貓的可愛造型和動作,青少年單戀疑惑、迷上男團的瘋狂程度(第一時間想起「Mirror」),統統都迎合小朋友和青少年口味。還有那些年仍然強勢的「Nokia」、「他媽哥池」,也觸動「懷舊控」的神經。是一齣適合任何年齡人士觀看的動畫片!
多樣元素混合 充滿趣味而不立雜
荷里活電影一涉及中式元素,很多時都是呈現着獵奇心態,但今次《熊》由華裔女導演執導,可說做到點到即止。雖然,我對片中兩母女將廟宇管理變得有點似經營主題公園般,感到有點怪怪的,但當中對祖先、神明的尊重,以及怎樣跟個人意志取得平衡等,倒處理得有紋有路,再將之延伸至兩代的相處,層次也高出一點。而導演正是宮崎駿的粉絲,亦是《美少女戰士》的擁躉,結果《熊》將日系動漫之風跟這主流荷里活動畫結合,卻有不俗的化學作用:少女主角一化身熊貓,簡真是「變形俠醫」的變奏,但其一舉一動及高速狂奔的模樣,又可說是多啦A夢和龍貓的混合。看到角色一興奮時的「心心眼」,怎會不想到日本少女漫畫中女角水汪汪的眼晴呢!影片結局當然不便透露,但哪些大怪獸突襲及及要角色變身應付,這些日本動畫和特攝片常見的元素,單是想起也教人興奮!若說去年趙婷為超級英雄電影開創新方向,那麼今年石之予則為美國動畫賦予新面貌!
諷刺怪獸家長
《熊》談及「管教」,可謂直擊怪獸家長要害。片中李美蓮的媽媽對她管教極嚴,不單止要她學業及比賽等樣樣第一,但追捧偶像則要不得!她甚至對女兒的少女情懷、生理變化等過份緊張,弄得她非常尷尬。要知道子女成長至某階段,管束他們只惹來更大反抗,有些事情只要非壞事,讓他們一試又何妨。《熊》中由婆婆對媽媽、再由媽媽對女兒的互相誤解,唯有溝通才是治療良方。電影中這題旨十分明顯,但拍來沒說教成份。「我可做甚麼」、「我可看甚麼」,家長可給予已成長的子女一些指引、建議,而非「禁!禁!禁!」開放態度,放諸教導子女或社會管治皆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