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看到《骨肉的總和》(Bones and All)的英文簡介,就只一、兩句寫道:「一個名叫梅倫的少女,要學會怎樣在社會邊緣掙扎求存。」再看到有「甜茶」添麥菲查洛美(Timothée Chalamet)擔正,加上《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導演魯卡加達連奴(Luca Guadagnino)憑這新作奪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導演銀獅獎,想「𥄫仔」的,又或想當一個文青的,應該不會錯過吧!但事先聲明,全片血流成河的恐怖情況,足以令市場的血漿甚至茄汁斷市(相對地,現在港上映的《正義迴廊》的血腥場口也顯得小兒科了)!但《骨》帶來的視覺震撼不是只求「悅目」,反而更突顯兩個年輕角色不為世人所明白,而要被逼飄泊一生的苦況。
文:Harrison
圖:《骨肉的總和》官方提供、網上圖片
注意:以下內容含部分劇透
唯美而非一般公路電影
《骨》改編自同名小說,講述八十年代少女梅倫因其天性被家人遺棄,獨自上路的她遇上亦被社會摒棄、名為里的憤青,兩個同路亦為同族人,走過千山萬水,見盡人生百態,慢慢發展成情侶,儘管他們盡了最大努力,還是逃不掉各自可怕的過去。在愛情和慾望面對嚴峻考驗……影片背景為美國中西部,也是魯卡加達連奴這位意大利裔導演首次於美國取景拍攝的電影。
戲中觀眾看到兩位主角半尋根半逃亡的日子,穿梭美國多個州份,這一種公路電影,拍出了大自然的美,山間、小瀑布、平原,再配合晴天或黃昏時的光線,還有男、女主角的顏值(女主角泰勒羅素 Taylor Russell)的青春臉孔所帶著那份世故、無奈確十分耐看,男的更不用多說了),放在愛情片上真的完勝!但導演不會滿足於此,他在上作《陰風陣陣》(Suspiria)大玩血肉模糊接近走火入魔,來到《骨》更是加料炮製,但又來得恰到好處!安排男女主角為「食人族」,在壓抑食慾而又至爆發時,那駭人場面,跟戲中的美景及浪漫情節形成強烈對比,完全牽動觀眾情緒。
揮不掉的過去與本性難言快樂
一路看著《骨》,本人竟不期然地想到剛看過李相日執導的《流浪之月》,戲中廣瀨鈴與松坂桃李不快的過去與現狀,遇著所謂「正常人」的不理解甚至歧視,流浪也真的成為唯一出路。《骨》的男女主角皆有「食人DNA」,如不克制便令人死無全屍,亦自招危險。但看下去,你會覺得這些有血有肉但被世俗不視為人者,反而比所謂的「正常人」更有人性!看到、聽到兩住主角跟父母的關係,以及戲中出現的養母角色等,都是那麼冷漠無情(某程度也反映當代的家庭倫理問題),遇著的某些成年人,不乏爛鬼或色鬼,從中覺得兩位主角既反叛但也最為善良。不過正因他們的本性及過去,註定難以得到快樂。看到梅倫「用餐」過後以為已清洗乾淨,但之後發現指甲周邊的血漬深深滲入而未清理得到,還有客廳及浴室等作「屠宰」、「開餐」之地,即使事後如何清理,血漬仍深藏木地板。正正說著你本性如何,你的日子便是如何,這是一種宿命,是甩不掉的。
人性的複雜矛盾難測
說戲中「正常人」更惡劣,你或會覺得本人偏激。或者我可以這樣說,人的好壞真的很難定斷,是以《骨》中有其中一節令本人甚為印象深刻的:在車途上,梅倫已饑餓難當,於是里著力為她找食物,晚上去到一嘉年華攤位,見男職員欺負小朋友,於是里展現「甜茶」魅力勾引該職員得手,結果兩位主角當然「有啖好食」,但之後發現這件「美食」原來為一住家男人,女的自覺「食錯好人」而悔疚不已,男的亦生歉意但迅即也自我安慰繼續上路。里如果找個壞人來吃便覺心安理得的話,這真的沒有問題?說到底他也是為私慾下手而已!另外那個住家男人「恰小朋友」和「見仔受溝」,究竟他真是個好爸爸、好丈夫,又或只是隱藏自己的同性愛慾而以成家立室做「門面功夫」?而《骨》亦有食人者同族廝殺,這一點與「正常人」的爭鬥毫無分別。其實導演在關注邊緣人生活的同時,對人性道德的界定,也為觀眾帶來反思空間。
畫龍點睛的馬克懷倫斯
《骨》的殘忍而精彩,編導與兩位主角的表現固然功不可沒。但亦不得不提另一資深英國舞台劇演員馬克懷倫斯(Mark Rylance)的演出,實為全片增添不少分數。於2016年憑《換諜者》(Bridge of Spies)贏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他,其內斂演出一向備受讚賞,他低調、沉實也的確耐看。在《骨》中飾演素利一角的他,演出更是千變萬化,很難想像溫文有禮的紳士、鹹濕老頭、愛發爛渣的廢老,以及一個淒涼寂寞的老翁,他全在這電影中一一演繹出來,且對劇情發展有相當影響。及至影片最後,你說我黐線變態也好,我覺得這是近年眾多愛情片中最浪漫的結局!完完全全貫徹全片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