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_post_2023蒲窩文創節

【蒲窩青年文創節】專訪「在‧此地」展覽:連結香港仔社區,記錄當下每道微小

離散年代,有人選擇離開,有人選擇留下,但不論在哪個地方生活,每個人都需要一種與地方連結的能力,貫穿盤根錯節的點與線,才可找到專屬於自己的道路。位處香港仔的蒲窩青少年中心,今年策劃以「在‧此地」為題的青年文創節,邀請四位活躍的文化創作人,帶領二十二位青年組成的創作團隊,透過文化思考和藝術實踐,共同探索何謂「跟地方連結」,並以多元化的內容及節目回應計劃主題,藉著連串相關活動與展覽,跟大眾一起思索「地方」在這個時代的多重意義。

文:過路人
圖:過路人、蒲窩青少年中心提供

跟地方的連結,是種能力

扎根香港仔多年的蒲窩青少年中心,今年選擇以「在‧此地」為題策劃青年文創節,項目主管蔡恒輝(Jack)表示,促成這個主題的原因,一方面源於構思計劃時正值開關,另一方面眼見不少香港人選擇移民離開,同時看到年輕人開始為未來的發展思考,於是嘗試透過文創節的連串活動,探索人與地方的關係。「那種地方感,其實跟你是否在一個地方逗留很久,或者身在一個地方,習慣很有模式去做一件事有關。我們從小的教學,缺乏講述怎樣跟一個地方建立情感的關係,所謂跟地方的連結亦是種能力,可以給予大家很好的創作素材,探索何謂共同連結。」

(左起)社區營造小組兩位成員鄧泳琪(Vickie)與蘇澤匡(Marco)、蒲窩青少年中心項目主管Jack、地方散步小組成員之一趙進軒(Asher)。

通過三個半月的落區、構思、交談、測試,二十二位參與計劃的青年,與四位文化創作人組成團隊,最終以社區營造、聲音實驗、步行觀察等形式與方法,向公眾展示他們對於地方的想像,其中社區營造小組在導師龐一鳴、孔維樂的帶領下,以觀察、聯繫社區為行動重心,展現三種角度思考何謂地方,引領觀眾在「思潮索故」的展區聽社區、聽海、聽自己。

合共十人的社區營造小組,分成三組進行創作,並在「思潮索故」展區分享他們的成品。

地方散步小組的六位創作者,亦跟隨項目導師黃宇軒(Sampson)以香港仔為始,由淺入深,拼湊出社區獨有的人文風景。由蔡紫晴擔任導師的音樂創作小組,則嘗試以五種聲音體驗作為啟發,讓觀眾凝神細聽每種聲音獨特的時、地、人、事,透過「聲音體驗展」的作品,反思那些習以為常卻一直存在的地方質感。

來自音樂創作小組的作品《觸不可及》,讓參與者在室內亦能感受有如置身海上的感覺。


從日常生活發掘不顯眼的美好

在散步學提倡者Sampson的帶領下,Asher與另外五位創作者延續散步的浪漫,遊走香港仔社區的同時,學習如何用各種感官好好體會,這個創作團隊更組成了Experience Studio,為《散步香港仔》的新書出版進行構想。「我們六位成員,從六個不同的角度出發,其中包括歷史與建築的層面,但最有趣與最深刻的部分,反而來自社區裡的人。記得我們到訪一間糖水店,與老闆娘閒聊好一陣子,知道他們在香港仔經歷過的變化與挑戰,正正就是他們抱懷的信念,以及對這個地方的情懷與熱誠,才令他們多年來屹立於社區,繼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散步學提倡者黃宇軒(右二),與地方散步小組六位成員,組成Experience Studio的創作團隊。

至於社區營造小組的Vickie與Marco,經過與香港仔街坊的交流,並得到兩位導師的指點後,想到以全港最短途最便宜,也是香港仔特色的街渡,設計出「街渡沙龍」的活動,邀請街坊在三分鐘的船程裡,以紙筆回答簡短問題,從而發掘日常生活中不顯眼的美好。「可能因為用紙張與文字交流,增加了對方的信任,想不到有些真摯東西可以留低,例如有街坊講及從前拍拖的故事,也有位剛剛失戀的年輕人,第一次來到香港仔,覺得大海好像包容了他,希望自己能夠好好過渡。這些回應,都讓我們覺得好像幫助別人放下了一些東西,使其得以表達當刻對題目的感受。」

透過街渡覺察與展覽導賞團,「街渡沙龍」創作團隊希望擴充大眾對這項運輸工具的感受和連結。

三位有份參與活動的受訪者,同樣並非住在香港仔,透過「在‧此地」計劃的創作過程,卻得以深化對這個社區的認識。喜歡到處散步的Asher,分享自己如何從最初只會離遠拍攝觀察,到後來訪問香港仔區內不同小店,並主動與街坊、善信、廟祝等聊天,從而豐富對社區的認識。「我們第一次落區時,看到很多清潔工人自成一角,卻不知道他們做些甚麼,起初大家都比較內斂,從旁觀察拍照記錄後就離開,後來發現對這些資料無從入手,Sampson就跟我們說,散步與行路的最大分別,是我們要放慢去感受社區,感受這個環境帶給我們的感覺,並將它們好好記錄。之後Sampson再帶我們落區,以聊天作為主導,向街坊蒐集網上不會找到的資料,再拼湊成這個新書預想展。」

Asher希望他們帶領的散步團,能以輕鬆聊天的形式讓參與者感受社區。

在「街渡沙龍」活動舉行前,每個星期都會來回碼頭兩邊走,反覆為此進行實測的Vickie,覺得過程中與街坊的互動,讓彼此建立起微妙的關係。「當我每星期持續出現在鴨脷洲那邊的碼頭,會感受到開船的叔叔對我態度有所改變,也有些街坊開始認得我們,好像互相建立了一種無形的關係,雖然彼此不太熟悉,卻又十分友善。」

透過導賞團讓區外參與者更加認識香港仔,同時藉此分享自己過去幾個月所做的事情,使Vickie覺得很有滿足感。


「社區」形成,最重要的是人

在一個地方重覆過著日復日的生活,有時候很容易忘記地方對我們的意義。與創作團隊遊走香港仔的過程裡,讓Asher感覺特別深刻的,是透過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地方,發掘到箇中許多小細節。「例如香港仔海濱公園,當我們多走幾次,沿途不斷觀察與探索,會發現窗花設計是參考香港仔的漁村特色,倘若不細心留意的話,很容易會忽略。透過與老街坊與店主的聊天,也會發現香港仔不同角落都保存了其特色,而我覺得一個地方最重要的是人,否則無法形成一個社區。」

匯聚攝影、文字等不同領域創作者的Experience Studio,希望透過《散步香港仔》的「新書預想展」,拼湊出社區獨有的人文風景。

坦言曾經頗為討厭香港的Vickie,經過「在‧此地」的活動計劃後,對這個城市的看法有所改觀,除了開始閱讀更多與社區相關的書籍外,也對「社區」蘊含的意義有另一番領會。「以前沒有想過,它內裡的含意可以很深遠,每個社區之所以不同,是因為每個地方的居民各有需要。當發現身邊很多東西都在流逝,開始會好奇它們以前到底是些甚麼,然後發覺香港有很多微小而特別的東西,令人感覺溫暖有趣,也使我希望以不同方式繼續了解香港。」

透過一程看似不起眼的街渡船程,「街渡沙龍」用自己的方法,記錄日常可能被忽略的細節。
社區營造小組一人創作單位「字我返sea」,透過讓參與者隨機抽出創意問題卡牌,藉此自我反思生活的意義。

社區是個連繫網,重新體會「在‧此地」

歷經三個多月走進社區的交流,跟當初加入計劃的時候相比,幾位參與成員對於「在‧此地」的主題,亦有了另一番感悟,其中Marco覺得很深刻的部分,是透過工作坊的導師分享,找到看待社區的新方法。「社區就像是個連繫網,看待社區不是只看一間店鋪,所有東西都互相扣連,這是我對『在‧此地』的全新看法。一個看似普通的社區,總會有些地方是歷史留下來的,如果我們不仔細觀察,只會覺得每個地方看來都一樣。」

另一社區創作團隊「繫你喇」,深入香港仔社區,體驗與街坊對話的樂趣,逐步打撈一個個鮮活的社區故事。

面對急劇變化的大環境,許多習以為常的事物,隨時都有消失被淘汰的可能,當Vickie重新體會「在‧此地」的意義,認為將當下每道微小記錄下來,尤其重要。「全世界許多東西都變化得很快,但這一刻所發生的又有誰會記錄?如果我們平日擁有記錄的心、跟人溝通的心,記錄這一刻自己的想法,記錄這一刻社會的狀態,以及社區不同人士當下的想法,就能看出一個人和社區,在不同時間的狀態會有何分別。」

Vickie對音樂創作小組的創作《BEAT ! 香港仔DJ》印象深刻,覺得很多人常常透過視覺去主導,反而從沒細心聆聽屬於社區的聲音。
音樂創作小組另一作品《#差少少做埋區議員》,將收集得來的各方怨言,以特別的方式在展覽會場呈現。

看到年輕人透過這次活動,增強了對香港仔社區的連結,項目主管Jack樂見其成,並覺得自己從年輕人身上也得到啟發,好些後續計劃亦在構思醞釀當中。畢竟香港過去幾年經歷很多,大家都想尋找適合這個時代的生活模式,卻不知如何做到,而我覺得以創作為核心,是很適合他們這一代的生活形態。」

青年文創節堅持同時招募在職青年與學生參與活動,Jack希望能夠讓彼此發揮影響,喚醒大家的初心。

雖然此刻尚未確定,後續會有多少計劃能夠實行,不過作為第二年設有主題的「青年文創節」,Jack 強調自己看待年輕人的信念沒有改變,比起活動最終是否能夠實行,他更加看重年輕人的成長。「如果獨立看待每個年輕人,二十二個人就有二十二條發展路線,我們所謂的後續,其實是希望匯聚志同道合的青年人,共同營造這個地方,為他們創造機會,從真實經歷中累積養分得以成長。」

在香港仔蒲窩青少年中心舉行的「在‧此地」展覽,展期延長至9月23日結束。

【「在‧此地」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9月23日
時間:中午12時至下午6時
地點:蒲窩青少年中心
費用:免費
入場方法︰需要登記入場(網上/即場登記)
https://www.warehouse.org.hk/culture-and-art/2023/youth-exhib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