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_image_dongpo

跨世代香港製造︱小店延續絕種鄰里情

你有多久沒和鄰居打招呼?鄰里情在各式屋苑之內,已成近乎絕跡的都市傳說,就連住你對面一家姓乜,大概也沒有多少人知道。偏偏在上環城皇街這條又長又斜的百年樓梯之上,卻有小店希望以連繫街坊情為己任,結合士多與新舊世代的香港製造產物,讓我們尋回不一定只屬於往昔的美好。

文、圖:雨兒

百年階梯 社區士多

記者是九龍人,港島的斜路與樓梯對我來說幾近異國風情,跟著GoogleMap教我從上環地鐵站出來後沿著一條接一條的樓梯拾級而上,一開始根本無暇欣賞四周的氣氛,只望盡早到達訪問地點,是改不了的香港人工作模式。

「軾Dongpo」沒有招牌,但那幢美麗的老建築與鮮艷的藍色鐵閘出現在眼前就知道來對了地方,停下來才發現這裡大樹成蔭,老建築沿著樓梯往上伸延,沒有大馬路的車聲,換成人們靜靜交談以及植物與風碰撞的聲音,驚覺身處如斯美好,真的是2020年的香港嗎?

老建築靜靜佇立在樓梯旁邊,與大樹一直守護著這社區的平和氣氛。
樓梯旁部分空置地的圍板之上,有市建局設計的壁畫,展現這麼舊時人們生活的模樣。

店長Vincent是個設計師,這個舖位之前一直是他朋友經營舊物店的地方,受朋友所托將這裡重新佈置,店主唯一的要求是保留與街坊連結的士多。「這個社區從前被叫作卅間,據說是有地主在此一帶建了三十間房屋,後來在二戰時期被炸毀,直到1951年第一幢被重建的卅間,就是軾Dongpo所在的這一幢。其他的卅間大多已被市區重建局收購,這幢仍然是私人物業,所以一切歷史的痕跡才得以原樣保留下來。」

訪問期間剛巧有街坊到訪,與Vincent閒話家常。
小店所在的建築物將於明年迎接70週年,現在Vincent已開始計劃來年的一連串活動,更找來不少藝術家為它作畫。
從小店回望中環,氣氛截然不同,這麼近那麼遠。
店主收藏了很多古書,包括上世紀一系列相當大膽前衛的情色小說。

接近二百級的樓梯,某程度將城皇街與繁忙的中上環分隔開,雖然也有旅客為了旁邊的永利街慕名而來,但每日在這裡出現的大多仍是街坊,人們經過會打個招呼,看到人放狗會摸摸小狗再閒聊兩句,自然不過的交流,現在卻是極之罕有的珍貴畫面。

Vincent將店面對街的部份佈置成小士多,放滿了我們由細到大常見的零食,又在店外放了桌椅,讓人隨時來坐坐。「很多人第一次來到都會好奇這裡點搵錢,我會告訴他這裡不是用來賺錢的,總之你喜歡、enjoy就得,不一定要消費,齋傾下偈、在外面坐下亦可。」店外桌上放的小手工,就是為了讓人有個可以停留下來的藉口,加上不時舉辦文化講座、放映會等活動,這裡其實更像個小型社區會堂。

在樹蔭下體驗簡易的小手作,真的能讓人不期然放慢腳步,亦可以與同桌的人一起閒聊瑣事。
士多部分放的都是能讓人找回童年回憶的零食。
如果想消費,可以一試由茶品牌「茶作」研發出品的茶味雪糕。($30)

不拘形式 堅持香港製造

從社區士多走入店內,種類繁多的小物讓人難以歸類,而原來它們的共同點都是香港製造的產物。Vincent很喜歡研究香港製造與其工業的歷史,亦因此收藏了為數不少的歷史見證,不過他構建此空間的野心,絕對不只是懷舊。

「我覺得自己是香港製造的中層,可以將新與舊連繫起來。一方面因為對其歷史有研究亦有不少收藏,另一方面我認識不少設計師與藝術家,他們成就了新的香港製造,我想讓人知道這些美好並沒有停留在從前。」於是你會看到整體氣氛看似懷舊的店內,會有現代藝術家與工匠的作品,從工業走到手作,他認為只要懂得欣賞美好,哪需分新舊。

新與舊互相融合,其實也是香港精神之一。
現代藝術家的作品包括飾物、陶瓷、明信片、香薰等,放在店內不同角落,與舊物共存。
著名藝術家李慧嫻的作品也可以在這裡找到。

「在香港製造工業全盛時期,大部份產品都是出口外國,所以有很多香港人都沒見過的東西。當時出口貨品的設計及質素均非常好,香港製造的信譽亦因此建立起來。當時有很多設計都很前衛,現在看起來也不會過時。」

店內展示只是Vincent收藏的冰山一角,但也足以讓我們大開眼界:紅A品牌外銷的膠製水晶燈、曾獲設計獎的變形枱燈、花樣多多的時鐘、訂造西裝送的行李箱等等,每一件都有獨特的故事。除了展櫃內的特別珍藏屬非賣品,店內其他收藏都在等着有緣人將它們帶回家。

香港的訂製洋服相當有名,當時的裁縫店都會將西裝放入這些行李箱中交貨。(非賣品)
永不過時的枱燈設計,是七八十年代的產物。($680)
當時外銷的紅A產品盒上更只有英文說明,不管是膠製水晶燈還是全盒,都做得非常精緻。(非賣品)
店內收藏種類繁多,鐘錶與收音機也曾是讓香港自豪的出品。(五十年代收音機$3800)
造型有趣的枱鐘,直到現在仍然非常好看。(非賣品)

對於香港製造這個品牌即將消失,Vincent的想法卻意外地正面積極:「視乎你點睇,現在『香港製造』不是更矜貴了嗎?地球村很細,更多個人或是小公司也可以透過社交媒體去推廣自己的產品到全世界,只要我們堅持創作屬於香港的產品,香港製造便不會消失,只是換了個形式。其實就算80年代很多香港的工廠往北移,但只要總部設在香港,外國買家依然會有信心,因為多年來他們了解到香港人做事實在、有交帶,亦會做好品質控制。」

五六十年代「Made in HK」的名聲未建立,當年廠商會用「Empire Made」希望叨點英國的光,現在已很難找到擁有這個記號的產品。(每件$180)
玩具製造是香港工業曾經最輝煌的一環,大家不妨來尋寶,找出屬於自己的童年回憶。(售價$80-$480)

如此看得開,可能借鏡於他最喜歡的蘇東坡:「蘇東坡一生有很多高高低低的經歷,大家可能只看到結果或他很有名,忽略了過程的艱辛。他卻能一直保持我行我素,處之泰然,活出了自己瀟灑的人生。」

Vincent認為在這麼多風風雨雨的年代,我們只能做好自己,正如他為此店取名「軾Dongpo」,大抵就是希望人人都能像蘇軾般在困境中活出自我,堅守自己認為重要的事。

軾Dongpo

地址:上環城皇街17號地下(PMQ.新聞博覽館後.永利街口)
營業時間:逢星期五、六、日12nn-6pm
FB:www.facebook.com/%E8%BB%BEDongpohk-10645321752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