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下2024-陳健朗-簡君晉

陳健朗 簡君晉:這代新晉導演 拍這代港人故事

2025年了,「獅子山下」四隻字可以令人有各種聯想,也是港台劇的老名字。此劇自70年代斷斷續續有新系列,但老實說,近年大眾無甚印象。早前12月尾啟播的《獅子山下2024》竟有亮點,請一眾新晉電影導演執導——除了《手捲煙》陳健朗和《白日之下》簡君晉,還有《毒舌大狀》吳煒倫、《正義迴廊》何爵天等,各拍一個單元。 

陳健朗和簡君晉都說班底吸引,令他們「想成班導演朋友一齊玩」,沒把《獅子山下》的招牌看成創作框框。陳健朗說:「對於香港,每人總有被觸動的地方,我們就以自己的angle去拍,例如我的故事由人的關係著手,簡君晉就講小提琴匠,最重要是每個單元都有它的character。」

文:凌梓鎏
圖:林志華、《獅子山下2024》劇照

陳健朗執導的《獅子山下2024》單元劇〈藏〉。
簡君晉執導的《獅子山下2024》單元劇〈1705〉。

看真實人性與本地琴匠

陳健朗拍的單元〈藏〉,卡士亮眼,有早前憑《虎毒不》在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封影后的談善言,與MIRROR「大表哥」邱士縉演情侶。故事講女友在婚前,向另一半坦白少時被哥哥性侵;男友卻發現她的家人各有說法,令他心裡有刺,與女友關係惡化。陳健朗從朋友聽過相關性侵經歷,而衍生〈藏〉的構思,「以一場『羅生門』去拍,透過情侶的問題,思考關係、愛與信任。當我們找不到真相,怎樣面對當下的關係?不只愛情,人與人所有關係都不會全然正面,肯定有反面的東西。這是不同年代一直存在,而值得探討的事。」   

〈藏〉由談善言和邱士縉主演。
導演陳健朗


陳健朗說現實非童話,很多事不見得唱好便會好,拍過《手捲煙》和ViuTV劇《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的他,深知自己的創作喜好:「我常鑽入去人性dark side。」他覺得幾位好友導演的個性,拍《獅子山下2024》時顯而易見,包括簡君晉的〈1705〉。簡君晉解釋,劇名是指意大利古董小提琴型號「Stradivarius 1705」,於1705年由著名琴匠製作。

「原來香港有擅長仿製古琴的小提琴匠,我聽他們說,外國客會特地找他們造琴。香港學生學樂器,家長反而買外國貨,不會幫襯本地工匠。」聽來拍〈1705〉,簡君晉做了不少資料搜集。他曾改篇真實新聞拍《白日之下》:「我發覺自己總愛在大量紮實的資料中,找angle去說故事。」〈1705〉講天才小提琴家一度失意,想利其器買1705復刻小提琴,但琴匠只容他做學徒親手造琴,在過程中尋回初心。簡君晉小時也參與過管弦樂團,「那時很想擁有大提琴而去學。」除了劇中的師徒情與匠人精神,「我還有不少感受,例如香港很多家長要子女學樂器,但又不想他們長大後做音樂家,搞什麼呢?這些都是很香港的事。」

〈1705〉劇照
導演簡君晉

順應洪流盡力拍戲

訪問時,簡君晉執導的ViuTV劇《IT狗2.0》將煞科。他和陳健朗都拍過十多廿集的ViuTV劇,拍《獅子山下2024》單元劇反而是首次。陳健朗拍〈藏〉就「做了些實驗」:「因故事講人的關係,演員的交流和節奏很重要,所以試玩較多長鏡頭。」另外〈藏〉和〈1705〉,均全片用iPhone 16 Pro Max拍攝。簡君晉要拍樂手演奏時,望向小提琴的主觀鏡,輕巧的iPhone特別幫到手。「用專業攝影機太重,演員又難就位,就算用GoPro那類機,畫面像素和質感也不搭調。」

〈1705〉用iPhone拍成。(宣傳片截圖)
簡君晉說,竪立在小提琴面板與背板間的「音柱」是琴之靈魂,用細小的iPhone能輕易拍下。(宣傳片截圖)

當然,攝影器材不過工具,他們說導演內功最重要,而兩人都視拍電影為本業。不過現時戲院結業潮,電影市道不佳,早前古天樂宣傳賀歲片時也說,今年香港電影製作會「少到幾恐怖的地步」,能開戲的可能都是靠政府資助。簡君晉說:「理解環境困難,是ok的,但哪個年代不困難?」他說自己不曾經歷久遠的港片黃金年代,「有一班像我這樣的人,仍努力找方法行一條新路。」

他有新戲《紅棉路》籌備中,講發生在金鐘的十年愛情故事,是參與(幫助導演找投資方的)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項目的得獎作。陳健朗也會開戲,由陳果監製,是香港電影發展局「薪火相傳計劃」資助的作品。關於拍戲前景,陳健朗說要順應洪流生存,簡君晉言談間更顯不甘心,講起他十多年前入行時,曾拍很多MV。「那時什麼(傳統媒體播放的)MV都沒人理,因YouTube興起,當年已在說樂壇已死。近年沒了這說法吧,我意思是,曾被批死的事,最終仍健在。」他坦言:「可能有日香港電影變成要保育的文化,我還是很愛拍戲,那就盡力去保育。」陳健朗笑著和應:「到時就真係匠人精神了。」

《獅子山下2024》 
節目重溫:rthk.hk/tv/dtt31/programme/btlr_2024 

【延伸閱讀】香港有個造琴師:手造國際級小提琴工匠 工藝媲美百年名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