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地獄與白菊花》可能是香港最長壽的獨腳戲,最少在21世紀香港如是。2008年首度公演,黃詠詩一人包辦劇本和演出,當年破地獄還只是大眾忌諱的喪禮儀式,轉眼十七年,即將十一度公演。今天破地獄是上億票房的電影主題,是香港傳統文化的代表,更是藝術表演的一部份。記者說她是「香港第一人單拖將破地獄搬上戲劇舞台」,她意外地收起豪邁爽朗的本色。
文:Ida
圖:Ken(採訪攝影)、受訪者提供(劇照)
Make Up: Tiffany Fong @TF Brow
Hair: Jaden.R (IG:Jadenrhair)
有今日,感謝十叔支持
說黃詠詩是「第一人」,因為經過九次公演《破地獄與白菊花》後,我們看到編舞曾景輝以破地獄為素材創作了舞蹈作品《時空觀》,風車草劇團讓破地獄成為喜劇作品《Di-Dar》不可或缺的內容。破地獄的音樂、舞蹈的表演藝術元素,以及其結合香港的文化脈絡,成為表演藝術的養份。
這些成績黃詠詩都不敢居功,父親家族從事殯儀行業,她認為上述一切都是叔父開明和有遠見所致,「我的十叔是這些作品的藝術顧問。他覺得這些儀式包含很多很有意義的東西,但很多人不知道。」黃詠詩初演《破地獄與白菊花》也是因為得到十叔支持,「他說不如你告訴大家,這些儀式背後蘊藏著甚麼,我得到他允許用喜劇形式表達。他亦很有幽默感,看得很開心。他希望大家不要害怕這些儀式。因為你了解的話,你就不會害怕。」


獨腳戲,證明自己的選項
2008年,《破地獄與白菊花》首演時,大眾對破地獄的認知不多,甚至有點驚,因為是中式喪禮儀式。但首演意外地大受歡迎,多次重演,仍快速爆滿。那是一個獨腳戲流行的年代,她和很多同輩演員都是那幾年做了首個獨腳戲。黃詠詩現在回想:「當時我們這一輩演員差不多三十歲,都想做些成績證明自己,獨腳戲是最容易的,一個人上台演,要顧慮的事情相對較少。」
她笑言,今次《破地獄與白菊花》能第十一回公演,也是因為獨腳戲的靈活性,「今年初收到場地五月突然有空檔的消息。那時還在做《香港式離婚》,跟子華談起,他認真地跟我說我應該再演。時間是有點趕,但我確是拖個喼就可以演,就接下這個檔期。」對於黃子華、許冠文主演的《破地獄》票房過億,她的觀點是:「這部電影在商業上這麼成功,即是說除了破地獄還有很多題材等待發掘。而破地獄是一個極端,是關於死亡、關於禁忌。大吉利是!不能提的。但是它的戲名就叫《破地獄》,大家來吧!收億幾。即是說,更多你無諗過會得的題材有機會見人。」


拆解,一班阿叔的神秘活動
雖說極端,但破地獄確是集合了舞蹈、音樂、戲劇、雜技等表演藝術的元素,而且又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儀式,為何它沒有像西方的安魂曲一樣,成為一門藝術?
黃詠詩坦言:「破地獄這個儀式,大家看的時候都充滿期待,但又不敢問哪些是甚麼。為甚麼一班看來平時不做運動的阿叔,在現場能突然間很矯健地穿步?這種專注到底從何來?好amazing!他們都很專業,互相配合穿梭移動,看來很神奇,那些旋轉其實又是甚麼?」黃詠詩恢復她鬼馬的本色,「我的演出就是逐步解釋他們在做甚麼,用一個惹笑的手法。我每場會叫一個現場觀眾上來同我一齊破地獄,就算甩碌,全場觀眾會一齊笑住過,但如果兩個三九唔識七的人可以配合得很好,大家又會驚訝:點解咁神奇?我覺得我不是講解這個儀式是甚麼,而是我帶住他們一齊經歷。」
破地獄,是愛的表達
雖然解釋得鬼鬼馬馬,黃詠詩對一眾師傅仍是心存尊敬,「破地獄是法科儀軌裏面一個高級別的表演,烈性很高,有危險性,很講求節奏。他們每晚七點半就會開始,不會揸流攤,幾細幾窄的堂他們都做得到,個堂好闊,他們又會兜遠一些讓它好看一些。這個儀式本身表達一種兇猛,因為要落地獄破了那個瓦片,將靈魂救上來。愛有很多層面,破地獄這個儀式其實就是愛的表達,愛有時候就是需要這麼大力,需要勇氣衝落去這麼恐怖的地獄救他們。這些激動的表現,和中國文化講求和睦是是背道而馳的。這種兇狠很少見,那種愛的表達就是勇氣。」
未成藝術,生命力仍在
至於為甚麼沒有成為一門被認可的藝術,黃詠詩解釋:「首先因為它是師徒制的,不會傳給外人。我能做這個作品,是源於我的家族背景和家人支持。而且他們沒有錄音,因為他們沒有寫譜,但他們要學習演奏這些樂曲,然後順著儀式進度臨場發揮,有即興互動的成份,不是有人寫好一個作品,交給一個隊伍演繹,整個儀式是流動的,所以沒有一個定型的成品。」其實正正反映這個文化的生命力。
長做長有教會我的是……
香港出了不少好的戲劇作品,可惜很多都是演一兩次之後,便相隔很久才會再演。黃詠詩的作品是個異數,《破地獄與白菊花》、《香港式離婚》皆數度公演,且票房和口碑都不俗。黃詠詩直言,這些作品隨著她的人生經歷有所轉化,「《香港式離婚》,我聽子華和嘉玲姐讀劇時,已覺得他們的氣場和那時李鎮洲、劉雅麗讀劇完全不同,所以今次的結尾我作了修改,寫了一段28分鐘長的戲給他們。」
至於《破地獄與白菊花》,因為是她的獨腳戲,重演相對較容易,「一直以來除了尾段我和阿嫲飲茶那一種有變動,劇本沒有太大改動。早年我做《破地獄與白菊花》很躁,很生氣,會問大家為甚麼很疏離。慢慢我覺得我演出的火候有些不同了,當你四、五十歲做一個你三十多歲寫的作品,它是一個創作的旅程,這個戲又真的這麼長命,可以有十七年讓我慢慢去做去見證自己。所以這個演出教懂我一些事情,教會我如何面對過去,雖然我還在實驗,但你這刻問我的話,我會覺得你允許它發生,感謝它就好。」



《破地獄與白菊花》十一度公演
日期:5月8日(週四)- 5月15日(週四)
地點:灣仔香港演藝學院廖湯慧靄戲劇院
門票:$480 – $520,3月25日公開發售
購票連結:https://bit.ly/4bYnRK6
詳情:https://bit.ly/4hKhn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