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業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興旺蓬勃,所生產的商品行銷世界各地,當中紡織製衣一行更是香港工業之首,養活了不少家庭;可惜隨經濟轉型,本地生產線北移至大陸,香港製衣業的輝煌亦越趨黯淡。
舞台服裝設計師Edmond與時裝品牌Earth.er的創立人Benny卻堅信本土製衣的可能性,不僅合作生產Made in Hong Kong的布藝品,近月更開設製衣班,努力將手藝傳授予年輕一代,有90後學員在課程完結後得到啟發,將各種製衣技巧及知識用於自家品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記者親身參與過製衣班後,也體會到這種曾經在香港叱咤一時的工藝殊不簡單。
文:Layne
圖:Layne、受訪者提供
武肺致生意停擺 啟發師徒合作
70後舞台服裝設計師Edmond,十多年前已於深水埗自設工場,接洽舞台服裝的訂單。武肺肆虐,香港舞台表演亦因而停頓,Edmond的工場生意大受影響。正當他煩惱之際,其前助手Benny聯絡並邀請他「共商大計」,原來Benny開設的自家品牌「Earth.er」亦因為物流空運受阻而停產多時,最後促成二人合作,聯手生產布藝口罩套及鎖鑰扣等產品。而疫情的當頭棒喝,也令Benny開始反思本地布藝品過於倚賴外地生產的情況,逐漸萌生了與恩師共同創立「本土製業」的想法。
Edmond對此亦深以為然:「我本來在這個工場,一直都是堅持Made in Hong Kong,如果我可以用『本土製業』的名號,用香港人的手藝去幫香港人做一些產品,我認為整件事十分有趣。」
他回憶中最深刻的訂單便是「綠色和平」委託的1400面「堅守大嶼」旗幟,因為人手與地方都極為有限,當時又要大量生產產品,只能夠咬緊牙關,一手一腳慢慢去做,所以整件事十分有挑戰性。
虧損下開製衣班 資助年輕人學藝
「本土製業」除了接洽生產布藝品之外,亦希望能夠將香港製衣的輝煌歷史與手藝傳承至下一代,讓香港的年青人既能重新認識製衣業,也能夠學多一門手藝。
「其實開班的契機很有趣,因為我們本來打算在製衣工作收入穩定後,才開班授徒,但後來發覺如果要等賺錢之後才去教,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所以我們決定撇除收支的考慮,將開班與生產同步進行。」Edmond語帶輕鬆,但實際上在收支仍未平衡下,仍執意開班傳藝,背後的毅力與信念可見一斑。「我們衷心希望能夠將那部看似遙遠的衣車,帶到年輕人面前,讓他們學會怎麼控制衣車,從而令他們可以發揮自己的創意與能力。」
憑著這份信念,「本土製業」自2020年11月中起正式招生,小班教學之下已經累積逾40人,人人帶著自家手製的Tote Bag或正規半腰裙學成出師。另外,「本土製業」更會為有需要的年輕人或其他人士提供課程資助,實行「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當中有年輕學員更在學藝之後,將手藝用於自己開設的二手衣服回收品牌,貫徹了「本土製業」鳳鳥重生的理念。
記者親身體驗 專業指導輕鬆上手
記者這次也參與了教授縫製Tote Bag的製衣初班,製衣班以5至6人小班教學形式進行,共有四堂,每堂約三小時;記者開初以為有關縫紉的課程應該女生居多,但也有不少男生特意來上堂,學習製作Tote Bag。
雖然只是初階班,但課程一點不馬虎;一般坊間的車縫體驗班會直接選用現成的紙樣,但為了學員能夠真正學懂怎樣由了解設計及產品構造,他們決意從教授繪畫紙樣開始。Edmond還刻意準備了一個已經完成車縫的Tote Bag,教授學員分拆量度不同部件的尺寸,並繪畫相應的紙樣。他笑言:「我們這樣教的話,哪怕你在街上見到一個自己喜歡的袋,你亦都可以自己抄一個出來。」
完成紙樣並按圖剪下布料後,便開始實際操作衣車。男生一般都較為心急浮躁,這正是製衣的大忌,皆因車縫的每個步驟:由為衣車引線穿針到縫起兩塊布料,都切忌心急,正所謂:「駛出真功夫,方為大師傅。」這道理無論是大型貨車或是小型衣車都同樣適用。
Edmond以駕駛比喻操作衣車:「如果大家有揸過車就應該知道,在車上比油的時候要慢慢印住去,不能夠大大力踩落去,否則就容易速度過猛而失控。」聽畢比喻,記者亦逐漸學會與「腳踏」溝通,放緩衣車速度,雖然縫合位亦有些少岩巉,但亦叫順利完成車縫步驟。
在Edmond貼身指導下,即使從未接觸過製衣,大部分人都能夠輕鬆上手,並且學懂怎樣預留布料「紙口位」(兩塊布料接合相縫,不外露的位置)、車縫時在轉角位怎樣釘住布料轉直角、車縫「裡布」(覆蓋商品內部的布料)隱藏布料相縫的紙口⋯⋯等等知識技巧。而在課程結束後,大家都可以保留自己的成品,將「親生仔」帶走,各學員自然對自己的成品愛不釋手,爭相拍照留念。
90後女生學以致用 二手衣物製Tote Bag
學員之一的90後Janis在社工學系畢業後於一間社企工作,參與製衣課程,全因為她向來對時裝品牌歷史與設計深感興趣,她更在2020年初與朋友成立了品牌「吉日」,主力回收義賣二手時裝、配飾小物,以此延續二手物品的生命與價值。
「我覺得『本土製業』與『吉日』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因為我們品牌成立之初,亦是希望透過回收義賣,將收益用於支援受社會運動影響的年輕人。在機緣巧合下得悉這個計劃,便希望能夠從中學到更多製衣技巧,並用於自己的品牌之上。」
在完成課程之後,Janis嘗試將回收得來的二手牛仔褲及T-shirt,重新裁剪、縫製成不同款式的Tote Bag,產品亦頗受網友歡迎,經常一推出便被一掃而空。Janis表示:「不過始終受工作量及品質不穩所限,大多數時間都是將回收而來的手袋進行修補;除此之外,在知識方面,因為在課程中學習到不同材料的特性,所以在回收時都會分外留意,盡量優先回收耐用程度較高的舊物,例如尼龍含量較高的衣物。」
另外,她認為除了實際學到的專業知識之外,接觸到「本土製業」後,她深深地感受到所謂「兄弟爬山」的精神:大家為著同一個理念,在不同的崗位上各司其職,讓她在營運自己的品牌時更有衝勁。Janis甚至希望在往後的日子,自己也能以培養更多年青人為己任。
暫不開設銷售 鼓勵年青人自創品牌
「本土製業」小試牛刀,已吸引到不少年輕人參與,那既然已有生產工場及製衣班,下一步會否考慮開設銷售點?Edmond態度堅決:「這暫時都不會考慮,我們希望集中幫助香港的本土品牌,生產更多Made in Hong Kong的產品;另外,亦希望將『本土製業』的這個概念推廣給年青人,讓他們盡情去發揮。說是培訓就過於沉重,倒不如說是分享昔日的香港手藝及輝煌歷史,這樣做其實(比開設銷售點)更加重要。」
Edmond笑言:「其實初班就係引大家落搭,教懂學員怎樣去運用衣車,令你有興趣完成一件小物,為你帶來成功感。」在完成初班之後,如果大家有興趣繼續鑽研、發揮創意的話,堂上所教授的技巧,已經足夠讓大家製作出到很多不同樣式的Tote Bag。至於進階班則正式教授製作半腰裙,屬於正規的製衣項目,但由於當中理論比較簡單,亦比較容易實踐,只要大家加上些許創意,不難再去設計一個專屬於你的作品。
初班以布袋為引子,高班以裙為基礎,由淺入深,一步步帶領學員重新發掘「製衣」的樂趣,而「本土製業」未來還準備開設Kimono(和服)式外套或褲款高階班,希望年輕人可以增加經驗及提升技巧,逐步發展自己的事業。
「我認為近幾年來,很多年青人都願意花費更多時間去實踐自己的想法,開設自己的品牌,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因為開設自己的品牌意味著,他們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新視野,這便正正是創作的源頭。」
除了開辦課程教授年輕人製衣技術之外,Edmond表示如果日後學員對製衣業感興趣,願意投身這一行的話,「本土製業」亦很樂意提供工作機會,無論是Part-time或者Freelance的形式皆可,讓學員可以將學到的知識學以致用,引入新血一同復興香港本土的製衣業。
製衣初班 | 製衣進階班 | |
要求 | 有興趣學習製衣 | ・需要學員已經掌握基本家用衣車技巧 / ・完成「本土製業」製衣初班 |
課程內容 | ・認識工場 ・認識基本布料及成份 ・各種衣車及其操作技巧不同線步的練習 ・香港工業及製衣業發展歷史 ・服裝成衣生產流程及成本計算 ・製作一個Tote Bag 學習製作紙樣及變款技巧 | ・繪畫紙樣 ・學習正規半腰裙紙樣製作及車縫工序 ・教授如何由基本紙樣變出A字裙、圓枱裙、六幅裙、八幅裙、魚尾裙或你喜愛的款式 ・教授如何車縫插袋、拉鍊及上裙頭等等車縫技巧 |
成品 | Tote Bag | 指定裙款 |
【本土製業】
Facebook:本土製業
Instagram:@pmihk
*課程收費、時間、日期等詳情,須Inbox聯絡「本土製業」FB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