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點呀?」最近身邊朋友的問候,總是帶幾分擔憂,互吐苦水互相勉勵,各自也有難以言喻的哀愁。過去一年,香港人經歷政治動盪,社會撕裂,年頭又迎來一場席捲全球的肺炎疫情,面對經濟、家庭、社會壓力,香港人的肩膀愈加沉重。
自從疫情開始以來,藝術治療師梁靜韻(Gigi)收到更多情緒治療的查詢,「香港人的無力感愈來愈重,不單是疫情帶來的憂慮,還有生活及工作上的不確定性,令大家也感到無所適從。」
文、圖:SY
街坊商場開舖 客人自訂診金助人為先
Gigi於英國修畢藝術治療課程後,年半前於北角一座街坊商場租下了這個43呎大的舖位,與朋友開設「Not A Gallery」提供藝術治療服務,讓香港人有一個梳理情緒的抒懷空間。
「疫情的擔憂和恐慌以外,在留家抗疫的時間多了,有更多與自己相處的時間,變相在自我思考的過程中,有很多積存已久的問題逐漸浮現,發現自己梳理不了情緒,便來找我幫手。」
Gigi坦言即使多了人向她尋求協助,但坊間還是對精神情緒問題誤解太深,加上從小教育不應將愁緒訴諸於口。「很多人總覺得家醜不出外傳,還有將精神情緒問題的污名化,令更多察覺自己有抑鬰症狀的人不敢尋求協助。」怕自己放負會令身邊人情緒受影響,結果便將愁緒壓抑心底,積存以久的壓力便在這段期間逐漸爆發。
坊間對藝術治療認識不深,常常誤以為藝術治療很「離地」,要付出高昂費用才能尋求協助,「普通私人心理或精神治療服務,每次覆診近二千元一小時,普通人根本難以負擔,所以我們才會建立三種收費價錢:正價、半價及優惠價,由客人自己選擇。」這種價錢服務聽來毫不現實,但Gigi坦言有三成客人得知正價收費可資助基層人士,便主動選擇正價,剛好可以補貼有經濟需要人士的情緒治療費用。「有些剛失業的客人,在第一次見面作評估時,娓娓道來自己的故事,有些真的連半價也負擔不起,我們也不會拒諸門外,想付多少也可以,我絕對信任他們,治療關係最重要是互信。」
抑鬱就如另一場疫症
「當一個人失去話語權,生活好容易失重心,就像站在一條搖搖欲墜的柱子上,向前向後也容易跌倒,進退不得。」Gigi說這次疫情來襲,有不少中產人士也始料不及,覺得人生瞬間跌入深淵,不知何時才能走得出來。
有一名四十多歲的男Client,廿多年來人生一帆風順,即使經歷過97金融風暴、SARS、08金融海嘯,也從未試過像現時如此沮喪。「我有幾個類似背景的Client,他們回想幾次金融風暴,當時覺得總會捱過去,但來到今年的疫情,感覺影響比過往更加巨大,規模席捲全球,覺得生活回復正常的日子遙遙無期,覺得生活好困難,從未感到如此挫折。」
Gigi談得最多的,是香港人的無力感,還有生活的不確定性,「有些Client每天看著肺炎確診人數,說感覺就如股市一樣,唔知升定跌,情緒就如疫症般反覆。」加上香港居住空間狹窄,與家人長時間居住同一空間,難免產生更多磨擦,在家工作不一定開心,「有些人喜歡回公司工作,因為可以離開屋企抖氣,但現時迫著長時間面對相處,變相不能再逃避,與家人的感情關係,變成急需解決的生活問題。」
壓力爆煲 前線醫護壓力大
Gigi強調,藝術治療不像看傷風感冒,沒有藥方,不會給你一道走出陰霾的解決方法,而是陪伴在側,和你一起梳理情緒,找出問題根本,梳開心中的鬱結。「心理治療很重視追本溯源,你對一件事情感到傷心抑鬱,我就會和你一起去順藤摸瓜,尋找從小到大的經歷,從而推斷你傷心的原因,可能是小時候的一道陰影、從小到大培養的價值觀等,找出癥結所在,這樣才能避免再次出現同類問題時,自身情緒一下子墮進深淵。」
尋找藝術治療的人當中,不乏前線醫護人員,他們面對龐大的工作壓力,每天也把自己壓得喘不過氣。「他們覺得疫情令他們肩負太多重擔,同時社會責任沉重,情緒變得相當繃緊,我就叫他們不要忘記抽時間和自己相處,想想自己需要些什麼,我們要照顧好自己,才有力量照顧病人。」
有時,人會忘記對自己好,無時無刻鞭策自己,漸漸地把情緒推到黑洞邊緣。
「其中一名年輕的男性Client,他經常怪責自己為何不夠勇敢,點解只是放工行過見到防暴警察都會腳震?疫情來襲時點解會咁驚?經常問自己點解做嘢唔可以大膽啲?」Gigi和他做了一個有關衝突的練習,叫他用畫像表示何謂心目中的勇敢。
「他在畫紙的左下方畫了一座尖到會插死人的山,右上方畫了一個正在跳笨豬跳的人,覺得明知好容易死都夠膽跳落去,就是勇敢的表現。我問他,點解要將自己迫到極端狀態,先覺得係勇敢同有用嘅表現?你會否對自己太過苛刻呢?」
Gigi和他一路找尋心中的恐懼根源,一邊和他解說,有很多生活的小事,也可以是勇敢的表現。「例如你本來很討厭食榴槤,你走去食,好似好微細,但都係一個勇敢的表現,有無需要把自己推到如此極端呢?」後來他每次想要埋怨自己時,就會想起那幅笨豬跳的畫作,提醒自己,無須苛刻對待自己,「我會同佢哋講,如果連自己都唔珍惜自己,又點會有人錫你呢,好多老生常談,但係真理。」
小眼睛看世界 WFH更要注重親子時光
小朋友停學,父母有更多在家工作時間,Gigi說經常聽到的問題,就是小朋友埋怨父母沒有抽時間陪伴他們。「對於年幼的小童來說,他們自從停學以來,天天留在家裡,雖則經常看到父母,但由於小朋友感受不到時間,他們會想為何父母對自己不瞅不睬?我要做些什麼才能得到父母的注視?他們的思想活在過去和未來,即使父母正陪伴在側,他們也會想下次要做些什麼才能讓父母陪自己呢?」
Gigi建議父母們每天可設立好時間表,如每天抽出兩、三段時間是陪子女玩耍,拿出鬧鐘,跟他們說接下來有30分鐘的玩樂時間,強調已經一起玩了多少分鐘,「這種方法很奏效,提醒他們父母正在陪伴在側,就會讓小朋友知道父母正在和他們一起。」
Gigi也提示父母,不要過份地誇大事實,讓小朋友心靈受創。
「有一位Client有一個3歲大的女兒,在疫情初期他跟女兒說不可以出街,因為街上有病毒,出門口就會死,以後也看不到爸媽,小女孩放在心上,一直到五6月也未踏出過家門半步。後來零確診那段日子,父母就想帶女兒到公園玩,怎料女兒嚎啕大哭,說自己不想死,不要出街,父母就覺得為何那麼不聽話?我就跟他們說,小朋友對很多事物也會放在心上,有時一個玩笑或誇大的事實,他們會認真看待,不像成人懂得消化訊息。」她提示父母,要用小眼睛看世界,即使多繁忙也好,盡量也不要用誇大事實的恐嚇方式來告誡孩子不去做某種行為。
在家也可以做 自我藝術治療習作
1|延伸畫作
感到有壓力時,Gigi說不妨找一幅自己喜歡的畫作、名信片,放在白紙上把畫作延伸開去,靜下來和自己相處。
2|磁力沙畫
工作室有不少藝術用具,有畫筆、磁力沙及其他創作道具,Gigi會找適當的方法,幫助你抒發心中鬰結。
3|欣賞當下
早前在網店購入的小遊戲,讓你抽一支火柴,回想一些開心的生活小事,是個不錯的小遊戲,可以和家人一齊玩。
4|閱讀推介《In Therapy》
這本由Wellcome Collection 出版――一間位於倫敦關注生理和心理健康歷史和發展脈絡的博物館,Susie Orbach 的著作《In Therapy》。她從事心理治療超過40年,以第一身敘述方式撰寫與治療對象的對話,條理分明闡述治療個案的經過,從閱讀中尋找都市人的共鳴。
書中分別有五個故事:一對婚姻遇到瓶頸的夫妻、飽受失戀折磨的女士、剛畢業的年輕人面對未來的迷失、出軌但飽受愧疚的高貴婦人、孤獨的鰥夫誤以為愛上治療師。精神疾病不僅需要藥物治療,重要的是從關係中學習面對生命種種。治療師不是萬能,但也許能讓你的生命有點不一樣。
【Not A Gallery】
地址:炮台山電器道233號城市金庫地庫290舖
電話:9379 3302
網址:www.notagallery.studio
FB:notagallery.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