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梁栢堅(非議員)最近在社交媒體上發佈的cap圖引起網上激烈討論,網民發現原來早在北宋,就有「弊在」一詞,莫非是蘇洵搭時光機做「文抄公」?非也非也!實際上原來許多廣東話字詞都繼承了古漢語的意義、特色,你又知不知道有哪些廣東話可以與古漢語crossover呢?
文:Layne
廣東話:「唔通古漢語係我娘親?」
「用字用語上,廣東話很多的用字本來便是來自古漢語,所以與如今所謂的的白話文、書面語相距甚遠,例如畀、飲、屋等的字,都是古代古人、古籍之中都會用到的字,而這些的字詞與如今我們日常生活上口語會用到的用語,字義基本上相同。」文化組織「程尋香港」聯席創辦人之一的溫佐治老師如是說。
溫老師所創辦的「程尋香港」旨在推廣本港文化保育工作,從而加深大家對本土事物的關注及認識。而溫老師平日對中國歷史、文化及中文研究都有著相當深厚的認識,他認為廣東話在文化底蘊上與古漢語有著相當密切的關連。而要將廣東話與古漢語之間的關係,確實地呈現在大家面前,相信最好的方法,莫過於運用生活中的對話例子,以下小編挑選了八個古今意義相通的字詞,以供大家參考之用。
竇(dau3【粵拼】,音:鬥)
「咩私竇嚟㗎呢個!張枱坐得個兩個人,玩包剪揼咩宜家!」
正所謂:「龍床不如狗竇」,雖然今時今日的香港人大多都在考慮移民,但亦不能否認這句話的合理性。私竇、狗竇等的字詞大家都應該聽得多,但大家又是否知道,原來「竇」字的起源甚早,《說文解字》中有云:「竇,空也。从穴,瀆省聲。」,「竇」的本義為孔穴、洞穴,在《左傳》後以「篳門閨(圭)竇」指窮人的住處,逐漸被解讀成香港人認識的居所、基地之意。
腍(nam4【粵拼】,音:南沉切)
「呢排日日困喺屋企冇得做gym,困到我啲肌肉都腍晒。」
相信抗疫期間,這亦是大家其中一個煩惱,不過本人並非健身教練,不會教大家home workout。我只會舉例並加以說明,原來「腍」字本義是熟、煮熟的,早見於《禮記.郊特牲》:「腥肆爛腍祭,豈知神之所饗也。」用以形容祭祀時的肉。所以大家不想被人用來「祭旗」的話,最好都是養成運動的習慣。
劖(caam4【粵拼】,音:鋤銜切)
「係!有腹肌唔代表好打!但係你骨劖劖咁,就肯定比人一拳一件先囉。」
「骨劖劖」多以形容人的身體枯瘦、骨骼突出可見。當中的「劖」字可見於唐朝詩人元稹的《送崔侍御之嶺南二十韻》:「逸翮憐鴻翥,離心覺刃劖。」其意為刺、割、鑿等的動作,正是廣東話中「劖」字一直沿用的意思,而經口語變調,其音則成caam5。
畀(bei3【粵拼】,音:比)
「咁容易畀你估到,我就唔係食神啦!」
正當大家以為我又會自創例子的時候,我選擇了借用經典電影《食神》中的對白!這麼容易讓你捉摸到我心思的話,我就不是小編啦!言歸正傳,「畀」字最早見於《尚書 ‧ 洪範》 :「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當中的含義為給予,與現時「畀」字多重的詞義(給予、容許、用、讓、受等等)相比,要簡單得多。
得閒
「啊邊個啊!你得閒就搞埋佢啦。」
「呢單嘢唔係我跟開,無咩事我出返去做嘢先。」
相信類似的對話,應該都經常在辦公室中聽到。但原來「得閒」二字,早於戰國時期,「公眾假期發明者」屈原的《楚辭·九歌·山鬼》中便已經出現:「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想不到原來祭祀都需要神靈「得閒」才可見效。
隔涉
「唉!我屋企真係好隔涉,騎牛出市區又要搵位泊⋯⋯」
雖然「隔涉」一詞,對年輕人而言或者有些遙遠,但事實上對現時的老年人而言都極其遙遠。因為「隔涉」二字早在宋末小說家羅燁的作品《醉翁談錄·靜女私通陳彥臣》中就已經出現:「牛郎織女本天仙 ,隔涉銀河路杳然。」表示旅途遙遠,當中重重隔阻的意思。
屙屎
「好唔開心,我明戀嘅女神居然屙屎⋯⋯」
香港有一個流傳已久的都市傳說,便是「女神不會屙屎」!然而理想歸理想,得不到也等於妄想。「屙屎」乃為人之常情,五谷之氣集結一處,自然需要釋放,就連古人亦一樣。正如《宋元詞言詞典》引《雞肋篇》卷上說:「欲識為人賤,先須看四般 : 飯遲屙屎疾, 睡易著衣難」。好唔開心,原來古人居然都會識「屙屎」⋯⋯
肥腯腯(腯dat1【粵拼】,音:得甩切)
「你睇吓佢?肥腯腯咁仲學人踢波,你估個個都六師弟咩?」
姑勿論「肥腯腯」是否直接影響球技,畢竟大哨懷胎十月都依然能夠騁馳球場。但原來「肥腯腯」一詞都頗offensive,皆因「肥腯」在《左傳.桓公六年》出現的時候,是用以形容牲畜肥大壯碩:「吾牲牷肥腯,粢盛豐備,何則不信。」所以希望以後大家形容人「肥腯腯」之前,都能夠「停一停,諗一諗」,想一想牲畜會不會有hard feeling。
保留古語特色 全靠中原隔空傳功
溫老師指出,廣東話之所以能夠保留古漢語的用字或者語音特點,是經歷過一個歷史上長時間的中原文化移入,「廣東一帶最早期的居民是一眾的少數民族,例如一般所說的楚人、越人。而在秦朝,秦始皇曾派大軍平定南方一帶,於是中原的語言首次被帶到南方,直至秦末西漢初期,南越國的出現,以及晉代『衣冠南渡』,中原政權及文明大規模的南遷,加強了中原文化與南方原有文化的融合。整個過程直至大概唐宋,基本上已經奠定了如今人們理解的廣東話系統。」
如溫老師所述:「不應該有某種觀念,認為哪一種語言比較優勝,各種語言自然各有可取之處,只不過基於大家的歷史發展不同,於是語言在誦讀、理解、傳播上的效果亦有所不同。」時下不少的香港家長都以孩子學足「三文四語」為豪,而實際上廣東話亦有不少的可取之處,當中蘊含著多年來的古漢語歷史文化。如果大家有機會不妨留意一下,可能你都會發現更多廣東話crossover古漢語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