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末的一齣《盜墓迷城》(The Mummy),讓男主角班頓費沙(Brendan Fraser)本可朝國際影星級數進發,但往後多年他既無大賣之作,不少他主演的電影更是劣評如潮,還有他曾遭性侵而致情緒受困擾等,統統都導致他星途及個人健康狀況跌至低點。直至他遇上《黑天鵝》(Black Swan)導演戴倫阿羅諾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在其執導的新作《鯨》(The Whale)中,飾演一名體重達600磅的中年漢,在家庭、人際關係方面接近絕望之時,也鼓起勇氣擺脫肉身枷鎖,尋求救贖。阿羅諾夫斯基多齣電影的角色皆處於社會、人生邊緣,遭遇「唔慘唔安樂」,但班頓這個角色在慘情以外,卻又多了一份樂觀豁達,如此複雜角色,班頓由內至外皆發揮恰到好處,終將奧斯卡「小金人」緊握在手,恭喜恭喜!
文:Harrison
圖:《鯨》官方提供、網上圖片
注意:以下內容含少量劇透
是偏執 但擇善固執
《鯨》講述班頓飾演的查理嚴重癡肥和受病患影響,只能終日留在家中,並躲在電腦後做一個網上教師,生活只靠其護士好友麗絲(周洪飾)來探望他及為他打點一切。查理身心大受困擾,一天他突然遇上年輕傳教士(泰森堅斯Ty Simpkins飾)到來家叩門傳教,及後查理亦主動跟女兒(莎蒂辛克Sadie Sink飾)修補破裂關係,而他自己也要勇敢地解開心結,表達出未能宣之於口的愛⋯⋯
阿羅諾夫斯基的電影世界,主角多是偏執狂,為求達到目的,弄致遍體鱗傷仍要堅持,結果多是悲劇收場:《迷上癮》(Requiem for a Dream)幾個要角如是,《拼命戰羊》(The Wrestler)的摔角手如是,《黑天鵝》的芭蕾舞者亦如是。某程度來說就是自毀,筆者個人感覺不太教人同情。相對地,《鯨》的主角為自己和家人所作的安排,既是一種補償,其實也是對各方的啟蒙、反思。《鯨》改編自同名舞台劇,阿羅諾夫斯基一看便喜歡,也安排電影版的劇本由原作編劇 Samuel D. Hunter 主理,而這劇本多少也是以這位編劇的人生經歷為藍本:已「出櫃」的他,當年卻一直隱藏自己性取向,繼而以暴飲暴食來壓抑自己的情緒而變成600磅的肥佬。「誠實」,就是在創作上能否觸動人心的關鍵(電影中講述主角教授學生寫作方面,也強調誠實之重要)。即使《鯨》的開首導演有點捉不著焦點,但往後漸入佳境,劇本和演員確幫了導演一把。
男主角以頽風洗頽風
從前班頓費沙主要「賣樣賣肌肉」,現在於《鯨》則「賣殘樣賣肥肉」卻更受歡迎,並成為今屆奧斯卡影帝!無他,就是因「誠實」演出,將他過往的不快與角色經歷完全融合!現實中曾暴肥的班頓未至於高達600磅,但在《鯨》中他將癡肥者日常起居的肢體動作,那舉步維艱,還有動輒氣喘等,像告訴你他每日都是如此生活,即使化妝多麼逼真,亦不能演出如此到位。而班頓在一堆肥肉中,面對歧視、面對惡言,都保持正面:「People are amazing」,他這一句,不是假天真,而是對人性展現出一份樂觀與信心。這是阿羅諾夫斯基電影中罕見的正面訊息,也讓班頓憑這角色自救現實人生。難以理解他為之前何會失落金球獎,但現在有奧斯卡殊榮作明證,確是「乜都補返數」!
化妝,這是同時對演員演技和耐性的挑戰!而此片贏得奧斯卡 奧斯卡最佳化妝及造型設計,完全合理。
其他角色 亦是最佳演出
阿羅諾夫斯基的電影,當然不會人人喜歡,如其上作《媽媽!》(Mother!)那現代聖經故事,其歇斯底里實教人吃不消。但這導演就是有為他人作嫁衣裳的能力,Natalie Portman 憑《黑天鵝》贏得奧斯卡影后,Ellen Burstyn 及 Mickey Rourke 亦分別憑導演的《迷上癮》和《拚命戰羊》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及男主角提名。《鯨》中班頓費沙的演出固然出色,周洪所演護士與他的交流也甚精彩,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也十分合理。還有其他角色、包括主角女兒、傳教士、主角太太(Samantha Morton 也有一定壓場感),外在與內心都非常立體,人性之善必然存在,令人動容。就連外賣員對主角態度之突變,亦讓觀眾見證人性虛偽。每個角色都教人印象難忘,班頓其實也要將小金人分身頒贈予其他演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