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柏堅做攝影師廿多年,從沒想過辦相關展覽或講座。「很多人比我更專業,加上我的性格問題,很怕對住人講嘢。」這位被DQ的前灣仔區議員口裡自稱膽小,身體卻很誠實,從前他任網媒攝記,在理大烽火中留守了十天。往後區議會和傳媒變天,the rest is history。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在開戰首年間,梁柏堅先後到訪波蘭和烏克蘭,做自由身攝記拍下所見。他關心戰事,亦坦言:「去海外拍攝或者也是一種逃避,我在香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他用鏡頭了解戰火中烏克蘭人的去與留,很著重相片不賣慘。現有藝廊請他舉辦《WITHSTAND》烏克蘭相展及分享會,他雖怕辦活動,卻想讓同樣面對去留問題的香港人,從相中感受得到:「每個仍然能企返起身的平凡人,都很不平凡。」
文:凌梓鎏
圖:凌梓鎏、Galerie artellex
受社運啟發 開放相片版權
回帶至2021年7月,梁柏堅任職的網媒《米報》停運。兩個月後他失去區議員資格,再兩個月後他試著找出路,構思了海外拍攝計劃。「當時翌年2022年很多地方有總統大選,便決定去法國和韓國拍攝。《蘋果日報》已沒了,原本打算去外地影相,仍可供《立場新聞》和《眾新聞》刊登。」結果他起程前,兩者也倒下。想供相都難,香港傳媒可彈指間消失,圖文紀錄也不保。梁柏堅說2019年拍攝社運,給他重要的啟發——那時他開放相片版權,予任何媒介在非牟利的情況下免費發佈,維基因而多番使用。現在他去海外拍照,版權做法依舊,讓各國報社找到合用的便可刊登。「這樣我至少能在香港以外有公信力的機構,留下相片紀錄。」
2022年他因簽證問題趕不及拍韓國總統大選,改為經巴黎去烏克蘭首都基輔一遊,了解當地民生,誰料俄烏戰爭爆發。「我買了機票2月26日去基輔,但24日開戰後就飛唔到啦,我唔忿氣,便轉飛波蘭,再找陸路去接壤烏克蘭的邊境。」行程突發變陣,他就此展開約半年的拍攝,主要留在波蘭,記錄戰火下的人道災難。他常在邊境地區和附近城鎮車站遊走,目睹從烏克蘭逃往歐洲各地的人、返回烏克蘭為國作戰的人、來自國際組織施予援手的人。
當邊境城鎮的酒店住滿外媒,人人都在採訪,梁柏堅老實說:「去到第二、三日我已經在想:我做緊啲咩?我沒有做國際傳媒或採訪戰爭的經驗,以外媒方式來拍攝,就不是我的專業和定位了⋯⋯於是慢慢尋找自己的位置。」其實答案很簡單,「我身為香港人,便以香港人的語言,講香港人關心的議題。那就去拍攝人的去與留,以及他們如何面對恐懼和憤怒。」
如常生活 笑著對抗恐懼
繼首次波蘭之旅,數月後梁柏堅再動身,去烏克蘭基輔繼續他的拍攝計劃,見證了俄烏戰爭一周年。「第一次主要拍離開的人,那決定了我第二次拍攝的,是留下來的人過得如何?」戰火下必有傷痛,他說上回初到波蘭,認識了一位做義工的烏克蘭女子,後來受哥哥戰死的打擊而輕生。面對創傷,梁柏堅在基輔亦看見另一些生活面貌。「譬如除夕夜在中央車站有大型party,雖然政府常常叫人別聚集活動,但留下來的人那晚就是要如常慶祝,說就算防空警報響起也不走。別人出炮彈,除了physically打你,就是要你驚,但烏克蘭人決定要繼續開心,自己開心,對家便不開心。這種心態其實令他們有更好的精神狀態,去面對往後的人生。」
更日常的風景,是基輔聖米迦勒金頂修道院對開的廣場,「那裡擺放了幾架戰敗的俄羅斯裝甲車,刻意當街示眾的,當地人就這樣天天路過看到,已成為一個景點,周末會去打吓卡㗎。」他拍下幾個爬到車上的小孩,「他們只是hea緊。當然那些裝甲車是殺人工具,而小孩是未來,廿年後重看,這個畫面就是歷史。」第二次旅程,他拍了兩個月後回港,「冇錢啦嘛!返工儲錢,然後再去第三轉。在香港,我有時幫私人活動影相,也會去貨倉執貨、跟車,基本上乜都做。」
自從他拍攝烏克蘭,一直在社交平台和Patreon發佈,附以文字說故事。現舉行 《WITHSTAND》烏克蘭相展及分享會,他說是學習中的新嘗試,再重提:「我怕對住人講嘢,甚至你訪問我,我全程望咗你十次都冇。」又真。然而海外拍攝確實令他大有見聞,值得分享,是他平日探監的聊天話題,「可以講海外的人如何面對去留問題。很多人在外地見識到很多,卻因種種原因無法回港。而我既可出去,又能回來⋯⋯我就是有種『兩頭唔到岸』咁,影相不是好好,寫字又不是好好,不過找到位置,就繼續做可以做的事。」
【《WITHSTAND》烏克蘭相展】
地址:長沙灣新昌工業大廈2/F 204A室 Galerie artellex
日期:即日起至5月19日(逢星期一休息|5月1日特別開放,改為5月2日休息)
開放時間:11am – 7pm(免費入場)
FB:Artellex
IG:@artellex.hk
【《WITHSTAND》攝影分享會】
日期:5月5日(五)
時間:7pm – 9pm
講者:梁柏堅
主持:《誌》傳媒創辧人關震海
費用:$100(名額有限,需預先WhatsApp 6140 5627 報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