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創作人甄詠蓓(Olivia)當戲劇導師30年了,早前推出新書《Bad Acting──踢走爛演技的5堂課》談演技,黃秋生出post大讚,戲稱「滅絕師太」出秘笈!所謂秘笈並非工具書,也沒深奧理論,因Olivia不願曲高和寡:「於是想到寫教學的故事,寫有人味的東西,希望普羅大眾讀了,對戲劇有多點認識。」
她有不少素人學生,「我第一步不是教技術,而是要你了解自己。譬如有學生說話很慢,問他點解?原來他平常總怕講錯嘢。咁點解怕錯?」這樣去克服演戲障礙,自然會挖進內心探索自己。「我講笑話似『整容』班,個個上完(心靈)靚晒!成班學生一起分享了很多情緒,往往成為朋友,是很珍貴的事。」如今世界很壞,處處不可抗力,她覺得人與人的連結很重要,「而戲劇讓我看見很多美好的人。」
文:凌梓鎏
圖:Lam Lam、網上圖片
戲如人生 做人比做戲更難
「障礙」是《Bad Acting》一書的關鍵詞,Olivia透過寫芸芸學生的故事,講「說話與聲線」、「外表包袱」等五種常見的演戲障礙。全書深入淺出,讀來時而會失笑,如有大隻仔藝人動作生硬,像被肌肉困住情感;也有發明星夢的有錢女只求虛榮,那種學生Olivia收不下。至於孺子可教的,有不少演戲障礙,都與心理和成長有關:「戲劇好正,讓人可詐詐諦不經意處理一些問題。例如學生跟我做遊戲練習,玩玩吓已衝破了怕醜、不敢說話等障礙。」
學生來學戲,七情六慾被撩動後,不少人變成向Olivia吐心事,甚或想找人生導航。她笑:「但我不是做心理輔導的。這些情況很常發生,因為演戲會觸碰內心深處。我常說演員很厲害,懂得『玩弄情感』演戲,能玩弄必先把它掌握,所以要了解自己和別人的情感——我們的開心、憤怒、悲傷其實是什麼?」戲劇藝術洞察人性,一直令Olivia著迷,她還記得年輕時在演藝學院畢業不久,飛去歐洲學戲如何大開眼界。「細個以為外國人都一個模樣,那次遇見來自芬蘭、意大利等不同地方的演員,帶有各自的故事和民族性,我才知世界咁大,演員可以咁千奇百怪,例如巴西人說話很大聲!當時令我也觀照自己作為香港人的特性。」
現時她開班教學,在學生身上又見恆久不變的港人特性:「我們很拘謹,大壓力,唔識笑又唔識講嘢。很多人自小不敢說話,或環境令他不想表達意見,久了連說話也不懂擘大個口。」心生障礙,莫說演戲難,做人也很難。Olivia辦過《Bad Acting》新書分享會,與心理學家何念慈講人性談戲劇,兩人份屬多年閨密。近年Olivia辦表演藝術計劃《Lost Child Project HK》,關懷年輕人和兒童精神健康,也始於心理學家好友拋出新想法。「早在2018年以前,香港已有不少學童自殺案,連小學生都自殺,我很心痛。何念慈問我,除了她做心理治療,我在表演藝術方面還可做些什麼?」
請記得還有一份愛
後來Olivia重遇她的老師之一、國際著名形體劇場大師David Glass,想到以他90年代創辦的《Lost Child Project》為藍本,在香港策劃同名計劃。「最先是2019年辦了幾次工作坊。當時我展開這個計劃,也因為我女兒讀中學,她有些同學有情緒問題,會𠝹手,這些事離我很近。我覺得是時候在藝術領域以外,用戲劇做一些有social impact的事。」
《Lost Child Project HK》早兩屆碰上疫情,活動無奈大舉移師線上,Olivia笑:「今年正常嘞,仲唔即刻衝出去大自然?」她指的是今屆推出「動戲大地藝術節 再翅飛飛」,帶兒童走進大自然潤澤心靈,現已展開一系列創意工作坊。精神健康很重要,香港細路不易做,大人也不見得好過,尤其近年動盪過後剩下無力感與壞處境,大家只能用網絡金句「咁係因為你悲觀啫」自嘲。Olivia說:「很傷感,香港的環境令人透不過氣。我90年代開始投身劇場,成長於很好的年代,那時看得見未來。現在最慘是,有時大家不知希望在哪裡。」
她說大改變太遙遠,那先回到自身,建立有愛的連結。「我覺得力量的來源,到最後還是愛。那份愛可能來自自己,或來自宗教,若來自親密的人,對我來說力量很大。戲劇也給我力量,它好玩而美麗,很多演員、觀眾、作品都很美麗。」早前她百忙抽空去嘉道理農場參加六天體驗營,做深層呼吸練習、體驗日式茶道,重拾人與大自然的連繫。她難忘體驗營導師說,很多人怕孤獨死去,「他說死後歸土,下面有泥,旁邊還有樹,所以sorry,你想die alone也沒可能。嘩,這句話好正。其實所有事都有connection,只是我們沒為意。」You are not alone,共勉之。
【《Lost Child Project HK》】
FB:Lost Child Project Hong Kong 童迷香港藝術計劃
IG:lostchild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