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

【新歌《請勿打擾模式》】唱作歌手兼音頻治療師|陳明憙:如果可以了解自己,每個人都是好音叉

在營役的都市,面對各種紛擾無常,懂得覺察自己的內在心靈,好好安撫雜亂的情緒,尤其重要。如何療癒自己與他人身心,唱作歌手陳明憙(Jocelyn)選擇將音頻治療的專業,融入粵語流行曲的創作,來到音頻治療單曲系列」第七首,Jocelyn以歌曲開啟勿擾模式,靠自己捍衛平靜與快樂。對她來說,如果每個人如果都可以了解自己,他們就可以變成一支好音叉,療癒自己,同時震動他人,為身邊帶來正面影響。

文:過路人
圖:過路人、被訪者提供

一個人的自我療癒過程

從2021年推出的《聲之靜》開始,陳明憙一直在發展她的音頻治療單曲系列,這個療癒過程的第七個階段,是以「請勿打擾模式」作為歌名,Jocelyn覺得釐清個人空間並設定界線,懂得say no,才是療癒身心靈的基礎。「這個系列的每一首歌,我自己腦裡其實有個故事線,幻想一個人如何踏上自我療癒過程,譬如心靜、恐懼、放下、感恩,很多東西之前都講過,下一個步驟,可能並非要繼續去探討新事物,而是要去捍衛這些東西,學會保護這些能量,這亦是自己經歷的課程。」

作為「音頻治療單曲系列」之一,Jocelyn這次亦有延續前作特色,在歌曲裡加上sound healing的樂器。

比起這個系列的幾首前作,新歌無論在曲詞創作,以至編曲與錄製的設計上,都嘗試營造一份輕鬆但堅強的氛圍,希望能讓聽眾感受不一樣的療癒角度,歌詞最後一句「平靜靠我捍衛」,正好展現了Joeclyn創作此曲的態度。「自我反省的時候,都會發現所謂『能量吸血鬼』狀況,其實很多時候自己都有責任,因為沒有好好劃清界線說『No』,對方才可以繼續chur,所以懂得捍衛亦是自己的責任,同時我也不想每次說起療癒,都是很放鬆、很安靜、很溫柔的事,有時我覺得發點火,有點態度也很重要。」

新歌找來好朋友劉君冬(Dorothy)填詞,雖然屬彼此首次在音樂上的合作,但Jocelyn覺得對方很了解自己,笑言大家的底子都是「角落生物」。

同步經歷,與聽眾同行

回想決定展開「音頻治療單曲系列」的製作,Jocelyn說其中一個契機始於疫情,讓在台灣出道並需要不停往返兩地的她,有了返回香港的念頭,其時看到許多人因為疫情而情緒受到困擾,亦驅使剛考取音樂治療專業資格的Jocelyn,覺得可以嘗試將音頻治療結合旋律寫成廣東歌。「可能這種形式比較小眾,但這個就是我想呈現給大家的東西。一開始也不知道聽眾會否明白,也怕大家會否覺得太偏門,畢竟如果受眾不夠共鳴,就變得到沒有意義,還好大家後來的反應又OK,自己亦愈做愈開心。」

將音頻治療的元素結合廣東歌,並嘗試之前沒有其他人做過的東西,Jocelyn自覺感到幸運。

三年下來,從最初將自己經歷過的東西紀錄下來,到後來在創作過程當中,同步經歷著歌曲裡的各種感受,Jocelyn覺得「音頻治療系列」的好玩之處,是自己也像身在這個療程之中,創作出歌曲專屬的配樂。系列推出到第七首歌曲,讓Jocelyn感到最開心的,是收到聽眾的來信或私訊,表達他們聽完歌曲的感覺,或是如何提醒了他們離開某個困局。「我覺得這些時刻,都令我感到做這件事很值得。做了這個系列三年,雖然過程漫長,但因有著耐性,現在大家好像也明白到它是甚麼。」

在推出系列的第四首歌曲《放下的頻率》期間,Jocelyn曾經舉辦相關展覽,將收集得來的故事,與幾位本地藝術家的創作展示,與大眾共同感受「放下」的課題。

音樂的療癒力量,比想像更強大

談到當初何以接觸音頻治療,Jocelyn表示自己從小對宇宙間的神奇力量都很感興趣,後來經歷失眠,焦慮的感覺不斷來襲,讓她想要尋求自然療法的幫助,因此亦打開了認識音頻治療的大門。「可能因為自己做音樂,嘗試了音頻治療,試過覺得很合適,它的好處是,其實無須做些甚麼,自然就會被其影響得到,之後就開始接觸這件事。」

直到疫情期間,生活節奏被重新整頓,滯留異地變得清閒的她,開始想到更進一步,覺得不如趁此時機,認真學習一下音頻治療這回事。「最大的感受是,自己從小到大都有唱歌寫歌,但學完才真正明白,音樂的療癒力量,比我想像中更加遙遠強大,也覺得它其實還有很多用途,不同方面都可以幫助別人,讓我慢慢開始發掘思考更多。」

Jocelyn覺得自己在創作這個系列的過程,從本來想分享音頻治療對自己的幫助,到之後與大家共同經歷有所共鳴,反而更有種同行的感覺。

笑言自己是個「學霸」的Jocelyn,在考獲音頻治療的相關證書後,亦成為了具備專業執照的音頻治療師,由此展開歌唱演藝事業以外的執業音叉治療。縱使情緒背後的學問,還有很多領域需要探索,但音頻治療卻為她提供了疏理情緒的途徑。「現在自己很想讓大家知道,音頻治療實在的理論是甚麼,可能它也是幫助自己的一個選擇。我會覺得,如果每個人都可以了解自己,每個人都可以變成好的音叉,如果你變成一個好的頻率、好的音叉,就可以震動到周圍的人。」

在每次的音頻治療過程裡,Jocelyn都很著重對方自我表達的機會,希望藉此能夠培養他們自我覺察的能力。


終極「I人」的心聲

重新重視自己的休息與充電時間,並對個人不被打擾的安全空間有所覺察,Jocelyn覺得定時讓自己關閉,才可找回最好狀態再出發,尤其像她這種對所有情緒都極度敏感的人,懂得為自己設定「請勿打擾模式」的 ON/OFF,亦是情緒健康的關鍵所在。「有時自己吸收太多,不懂得如何處理,也不知道自己為何這樣,新歌正是因為這個特質而起。我想表達的態度,是要懂得保護自己,心態自在一點,給自己劃上個人空間與界線,而非真的要責罵誰,所以MV的畫面都會比較可愛繽紛。」

Jocelyn近期也有參與心身靈市集,與大眾分享對音頻治療的認識與研究。

在這趟自我修行的過程,Jocelyn藉著歌曲與MV的構思,表達那種容許自己展現最瀟灑、最真實的態度,讓她感到高興的是,這個與過往有點不一樣的自己,聽眾對此同樣受落。「很多人都說,這首好像是『I人』的歌曲,我自己是個終極『I人』,能為大家發聲就很開心,歌詞亦直接得每句都可以cap出來,傳給上司與老闆。我起初也擔心這麼唱,會否很mean很囂張,原來大家聽完會覺得,再凶狠一點也可以,但能給大家帶來驚喜也很高興。」

將音頻治療的元素結合粵語流行音樂,是陳明憙在廣東歌世界的新嘗試,也成為了她創作歌曲的一大特色。然而,無論是作為音樂人抑或音頻治療師,Jocelyn認為兩者真正的核心,都是在於如何連結與幫助別人,即使崗位有所轉換,找到心之所向就已足夠。「記得疫情期間,很多東西停頓下來,第一次真的無法製作音樂,那時候會想到,如果沒有了音樂,我是誰?音頻治療像是給我的一個課程,讓我知道不能太執著於自己的identity,重要是背後的核心。自己一向喜歡研究如何能夠幫助別人,以及關於藝術上療癒的東西,即使有天不能再做音樂,甚至沒有做音頻治療,圍繞著這個核心再尋找可做的東西,心好像也會變得安定。」

延續這個音頻治療單曲系列之餘,Jocelyn表示當前的兩個目標,是希望接下來可以推出唱片與舉行音樂會。